2011年12月4日,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孔子课堂第三届汉语教师研讨会如期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大学及中小学汉语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问题》,来自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国立师范大学、交通大学、阿勒泰国立大学的汉语教师9人、孔子课堂中方教师和志愿者1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由俄方副院长阿扎连科.尤利娅(Yulia Azarenko) 主持。她发给参会老师带有图片和文字的2011年孔子课堂工作总结报告,并通知了2012年教师培训的信息。中俄汉语老师在会上介绍了自己的论文,论文涉及范围包括汉语学习中的翻译问题,词汇问题,汉字教学,又包括汉语教学实践中的多媒体手段运用,汉语听说教学、HSK考试,其中中方院长朱晓军谈了《针对俄罗斯学生的汉语易混淆词研究》,钟雪君谈了《汉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学情况》,来自戈尔诺阿尔泰国立大学教学点的薛颖谈了《怎样增强汉语课堂的趣味性》,来自技术大学的杜布扩娃(Olga Dubkova)谈了《汉语初级阶段翻译技巧的练习设计》,阿尔泰国立大学的沃尔希娜(Olga Vorsina)老师讲解了论文《汉字教学的基本偏旁部首》,交通大学布佐夫斯卡娅(Larisa Buzovskaya)谈了《汉字学习的记忆发展方法》,汉字一直是汉语教学的难点之一,所以在两位俄方教师宣讲论文内容之后,立刻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对汉字教学和练习的设计,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新西伯利亚国立师范大学的萨莫金(Sergei Samohin)老师,现场展示了课堂中多媒体运用对汉语教学的帮助,由汉办赠送的多媒体课件大显身手:语音复读,词汇搭配,情景表达,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地道的汉语。志愿者老师的论文在孔子课堂展板上张贴出来。
研讨会持续了五个小时,中俄双方汉语教师通过研讨会了解到各自感兴趣的研究内容和角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家从不同的视角对汉语进行深入的研究,必将推动汉语作为第二外语的理论和实践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