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留学中国 -> 正文

维也纳倾听蒙古千年绝唱

发布时间:2011-12-27  新闻来源: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 

1213日晚,在维也纳“钢琴长廊”的“皇帝表演厅”,驰骋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乌兰牧骑演出团为维也纳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蒙族文化歌舞盛宴。此次活动由中国内蒙古文联、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和维也纳“钢琴长廊”联合主办,中国驻奥地利大使史明德、文化参赞白杨、中国驻维也纳联合国代表团公使级参赞王世春及俄罗斯、乌克兰等国使节,与维也纳观众近200多人到场观看了演出。

 

千年草原文明孕育了灿烂的游牧文化,在马背上世代生活的蒙古人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形式。乌兰牧骑本场演出的最大亮点是突出蒙族原生态的民族文化特色,逐一展现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麦”、“长调”,还有倍受人们喜爱的马头琴、顶碗舞等。此时的舞台仿佛成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来宾们身临其境,陶醉在高亢豪放、悠远深沉的曲调中。当美妙的千年绝唱戛然而止时,现场掌声雷动。在演出中,演员们还向到场观众讲解蒙族文化,邀请大家品尝蒙族特色食品。最后演员和观众上台共同跳起了蒙族的安代舞,将整场演出的气氛推向高潮。

 

乌兰牧骑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是一种常年活跃在基层为牧民群众演出的精干文艺小分队,也被称为“马背上的艺术团”。演员多为草原农牧民子女,凭借演出团体短小精悍、演出人员一专多能、演出节目形式多样、演出乐器灵活轻便的特点,已经在全球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进行过表演,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国际青睐和好评。

 

据演出团团长、内蒙古文联副主席吴迎春介绍,这支“文艺轻骑兵”的演出是内蒙古文联组织的文化“走出去”工程系列活动之一,也是中国少数民族基层文艺演出团体首次亮相维也纳。举办欧洲巡演是为了向世界更好的宣传中国的蒙古族文化,维也纳是第三站,之前已在德国的柏林和慕尼黑进行了表演,下一站他们将前往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

 

当晚演出还邀请了维也纳爵士和流行音乐艺术学校参与表演,采用中西合璧的方式,让蒙族传统文化与国际文化进一步交流。这也是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的一次探索,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期待民族音乐不断走向世界,影响世界!

 

对于此次活动,奥地利电视台、维也纳《信使报》、新华社和《经济日报》等众多媒体到现场进行了采访报道。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