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4日中午12点,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中学生班学员在孔子学院多功能厅齐聚一堂欢庆新年。此次“中国文化体验日”的活动是学编中国结和踢毽子,旨在让学生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结的和谐、团结、吉祥、幸福等象征意义,并亲身体验如何编出好看的中国结。共计三十余名中学生及家长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开始之前,为了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张秀琴老师先带着孩子们在教学楼外的空地上学起了踢毽子,还组织了一个小小的踢毽子比赛。陪同两个女儿来参加活动的家长莉莉娅说,在阿塞拜疆也有类似的游戏,他们小时候也经常玩,但是现在他们的孩子基本上都没有见过了,她很高兴看到中阿两个民族文化中有相通的东西。
在开始学习编中国结之前,孙彦老师给孩子们简单讲解了中国结的象征意义,并展示了各种漂亮的中国结,一下就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目光,紧接着就开始教授如何编一些简单的中国结——双联结、纽扣结。一时间,几位汉语教师在多动能厅分散开来进行“小班”教学,孩子们以他们为中心分别围成了一个个小圈子。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稚气的脸上带着急切焦急的神情,老师们都忍俊不禁,更加耐心地给孩子们一遍遍演示手法。连学生家长们也按捺不住好奇跟着老师们学了起来。
其中一对父子和一家母女三人的组合显得尤为惹人注目。父子俩中父亲是孔子学院高级班的学员扎乌尔,今天是他第一次带自己的孩子铁木儿来参加孔院的活动,孩子表现出了对汉语和中国文化极大的兴趣让他颇为欣慰。扎乌尔也表达了让孩子也来孔院学习汉语的意愿。而母女三人中则是两个小姐妹乌密达和谢文芝在孔院学习汉语,这次是她们带着妈妈莉莉娅来参加活动了。莉莉娅很快就学会了编纽扣结,甚至开始有自己的学生了。
随后,还进行了评选优秀作品的环节,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胡凤华副教授给他们颁发了精美的纪念品,其中的最高奖项是孔子学院总部刚寄来的新年挂历,家长和同学们很受鼓舞。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意犹未尽地留在孔院不愿离开,轮番跟教他们中国结的老师合影留念。来参加活动的孩子们和家长们都表示非常喜欢这样的活动,希望孔院以后还可以多多提供这样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小小的中国结,让阿塞拜疆青少年和对中国的感情更近了,更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