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由于工作原因多次到访中国,在与中国大学和行业的密切合作中我了解到,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新秩序的一部分。
中国今年通过的宪法修改方案,开放了新的土地使用权,赋予了私营经济更多法律地位,加强了市场在财富创造方面的作用,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保护人民的私有财产和人权,这皆与其战略发展步调一致。同时,全国人大也正在进行史上空前的部级机构改革,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中国宪法序言。
这次修宪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丰富的法律内涵,确保了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和国内各地区发展的政府新目标具有政治上的连续性。
中国如今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其一大支柱是技术创新。我所了解的中国正以空前的规模投资于研究和知识。在电动汽车、核能或工业4.0等创新领域,中国绝不会屈居欧洲和美国之后。
此次宪法改革,将使中国在航天和卫星技术、深海研究和勘探、超级计算、航空和核能等战略性高科技领域日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政府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确定了中国在10类战略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目标,覆盖了中国制造业的近40%,而现在的中国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
技术创新将触及改革的每个领域。国务院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增加了7个新部委。新成立的生态环境部勾画出了更加高效地减少土地污染、改善水和空气质量的蓝图,将使中国成为世界环保领导者。
环境保护对再造中国工业具有新的重要意义——中国希望在先进制造领域领先世界。 与正在关闭核电厂的德国人不同,中国正在大规模建造新一代核电厂,以取代火电厂,减少废气排放。不像西方,中国没有无穷无尽的规划限制,也不受四分五裂的公司所有权掣肘。中国核能产业由中国广核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所主导,按计划按预算建设核电站。
绿色中国汽车采用绿色电力。最近我参观了中国的电动汽车制造产业,亲自观察了该行业最新发展的一个侧面。汽车电池研究与创新部门的总部位于北京,致力于研究、创新、开发和完整制造。中国不但在技术上拥有了未来汽车电池的完整制造能力,而且在商业上建立了成功的激励机制。
正如该业务部谦和的部门经理解释的那样,他们会与外国公司合作开发,但不会停止追求梦想——在空气洁净的城市中驾驶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去年中国的电动汽车购买量为33.6万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中国政府创造了一个以政策补贴为主导的电动汽车市场,目标是到2025年占据世界电动汽车市场总量的五分之一。
该计划将提升中国的技术竞争力。宝马、奔驰、奥迪和大众是德国工业繁荣的支柱,然而如今他们性能卓越的柴油汽车渐渐地在德国城市中黯然谢幕,中国却正在大力发展未来电动汽车。慕尼黑市民最终会购买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就像现在购买中国制造的智能手机一样。
“中国制造”如今仍占世界产品的40%,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则依然占世界的一半强。 过去中国为了保证欧美超市的货架上能够方便地购买到消费品,牺牲了能源密集型行业的环保标准。最近的部级机构改革使得中国能够专注于环保制造工艺和绿色技术,并以此保证出口。
与苏联统治下的东欧不同,中国领导人的任务是维持“天命”,权利的稳固来自于人民的富强。就目前而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正在竭尽所能地顺应和维持“天命”,确保社会和谐,同时也保障了自己的未来。全国人大的修改宪法就是服务于这一目的。
作者为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校长,该文观点并不代表《中国观察》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