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14日中午,梅森孔院阅览室不时传出欢乐的笑声,大家一边品尝着各自带来的美食,一边兴奋地用汉语讨论着暑假计划。这是梅森孔院“初级汉语会话”暑期的最后一次课程,几位学员都是周边社区的退休人员,在一起上这门课已经第三个学期。初次上课,是2017年秋季,大家当时讨论的话题是“我的暑假”,当时说的“暑假我去……了,我是跟我先生/太太一起去的,我们是坐飞机去的,我们是7月20号去的,7月30号回来的,去了10天。我以前去过/没去过那儿”。今天,老师请学生们把这段话中的“了,是……的”删除,讨论即将到来的暑假。Kathy说,“原来这么简单”。

张晓明老师初级会话课
在梅森孔院,像这样的非学分汉语课每年春夏秋三季都会开办若干个班。2018年春季学期,梅森孔院共开设了三个等级的基础汉语课,两个等级的初级会话课,期中日班三个,晚班两个,参加学习的共27人。学员来自大学、周边社区、甚至稍远的临近城市,他们中既有乔治梅森的大学生,也有附近社区的退休人员,还有梅森校内的工作人员。学习方式既有多人班,也有因需施教的一对一授课。为方便在职人员学习,还开设了不同等级的晚课,尽最大可能满足汉语学习者的需求。

陈雪老师三级中文课
三级汉语班的书明(Michael Schuster)同时在当地知名的北维州社区大学NOVA(Northern Virginia Community College)学习中文课 ,他已在孔院连续学习了四个学期。他说,在这里除了学习中文,还可以向孔院老师请教,与同学交流,对他在社区大学学习是一个有益补充。
在梅森孔院有几位资深中文学习者,他们大多是周边社区的退休人员,已在这里学习多年中文课。 针对这样的学习者,孔院一年来开设了初级口语班,设定他们日常的特色话题,如“退休生活”,“家庭聚会”,“买房子”等,采用联想的方法,调动他们已有的汉语知识,课前预写并微信发给老师,课上以学生口语表达交流为主,这样增加了浮现频率,提高了正确率,学员们自得其乐。如今,他们来孔院已经不是给自己找压力,而是把孔院中文课当做了退休生活的一部分。常年生活在美的华盛顿DC德国歌德学院兼职考官何莫文(Monika Hoffarth-Zelloe)是孔院的老朋友,她见证了孔院从建立至今近十年的工作经历,已经成为历任老师的好朋友。她在课上常常结合自身的语言知识来理解汉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与大家分享。
非学分课的学生不但身份各异,年龄差距也很大,由于还有老少混合班,老师们积极开动脑筋,在课堂上融入游戏,比赛,编歌曲等多种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志愿者老师更是动手制作出生动有趣的教具在教学中使用,一改刻板的教学方式,取得了更佳的教学效果。
2018年暑期,根据学员意愿开设的基础中文和初级口语课共有四个班,学习者有16人,都是春季课程的延续,学习者也是老学员。他们中的所有人都已报名参加秋季学期的中文课,在孔院延续着他们的“汉语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