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孔院新闻 -> 正文

在新形势下认识对外汉语教学——刘珣教授为2015年赴韩国志愿者做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15-01-22  新闻来源:北京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事业部 

  2015年1月14日上午,对外汉语教学界著名学者、北京语言大学资深专家刘珣教授为参加2015年赴韩国中小学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项目的学员们做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精彩讲座,向全体学员讲解第二语言的教学技巧与实践问题。

  作为每个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必读书目《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的作者、第一套HSK考试的主持开发者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等经典教材的编写者,刘珣教授的大名如雷贯耳。他一走上讲台,便引起了学员们雷鸣般的掌声。简短致意后,刘珣教授从厘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概念入手,为来自不同学科背景、即将成为对外汉语教师的志愿者们介绍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发展历史和新时期下的学科性质。刘教授认为,从建国以来,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历经6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独立的学科,它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有广泛的接缘性,以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为三大支柱,各方面的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接着,刘珣教授就教学法和教材的问题谈了他的看法。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离不开对教学法、对汉语习得以及对汉语本体和文化的研究。例如,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根本目标,如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如何将汉语知识转化为教学技能?而在汉语习得方面,对外汉语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国外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还要对学习者的语言特征、学习者的本身情况和对二语习得的外部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关于教材问题,刘教授认为,在“三教”问题中,教材与教法密切关联,对外汉语教材的发展历程同时展示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教学流派和教育理念的更迭发展。刘教授提出,教材的发展瓶颈不在量而在质,我们的理念应从传统的教材编写向教材研发—应用—评估的循环系统工程转变。

  讲座结束后,刘珣教授认真回答了学员们的提问,使学员们对新形势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对即将到来的赴韩工作、乃至对未来的职业发展都充满希望和期待。

0114在新形势下认识对外汉语教学(刘珣)151

 

0114在新形势下认识对外汉语教学(刘珣)741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