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革,出现了许多新事物,中外合作办学就是其中之一。一方面,一些高校采用“2+2”“3+1”模式,即学生在国内学习两年或3年后再到国外学习两年或1年,毕业时分别拿到国内高...
当下,一些海外学子尝试借助经典外译、国际翻译大赛等形式,利用所在学校的社团、友好家庭、社会组织等平台,阐释中文蕴涵的独特韵味,传播中华文化。 学子外译经典 期待由中外文化工作者合作完成 随着中...
“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以下简称“两创”方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核心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吐...
距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已经20余天,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副院长李立国依旧在思索回味,“教育研究者不能忽视自己肩上的担子,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大向强迈进,我们需要立足中国大地,构...
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出席师生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广大青年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
记者:北京语言大学今年的招生规模和招生政策有无变化?今年的招生亮点是什么?武玉洲:北京语言大学今年计划招生1155人,比2017年增加5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新增财务管理专业,在本科一批次招生,本专业依...
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就要大力发展文化交流。近日,北京语言大学举行第十五届世界文化节游园会,到现场感受一下吧。虽然天空不作美,但土库曼斯坦学生们热烈奔放的舞蹈还是吸引了不少人。手工艺品、民族美食,欢快舞曲,为...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张君荣)5月24日,北京语言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成立。外交部部长助理陈晓东、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以及参会的各国驻华使节共同为非洲研究中心揭牌。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表示,北语依托与非洲...
新华社(伦敦)5月21日电,位于中国东北的吉林长春市和英国的谢菲尔德市都被形容为“锈带”地区(Rust Belt Areas)。最近,相隔近8200公里的两座城市由于大学间的紧密合作而走到了一起。坐落于“英格兰屋脊”奔宁山...
5月24日,北京语言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在京成立。外交部部长助理陈晓东、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以及参会的各国驻华使节共同为中心揭牌。据悉,该中心是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研究院认证的直属高校科研中心。中心将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