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搜索结果页
  • 从“儒学”的4种不同意思谈起(一)

    关于“儒学”一词的意义含混性,多年来我已多次谈及,最近并曾倡议将“儒学”标称干脆改为“仁学”(参见《四川大学学报》,2007,3月号),既可避免“儒学”一词之含混性及不当联想,又可突显儒学思想传统中今日仍属正面有效的孔孟伦理学部分。但在这篇短文中,我拟首先区分与“儒学”一词当下用法...

    2007-07-09
  • 梁漱溟与《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溟(1893~1988)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仕宦之家,梁漱溟的童年始终是在欢快自由的氛围中度过的,其父虽任职清廷,但他的发蒙教育却是当时最开放的中西小学堂,进入中学后,其倔强、顽强的个性日渐形成。中学毕业后,他到当时的《民国报》当记者,痛恨私有财产,相信社会主义,对现存的一切都坚持强...

    2007-07-06
  • 北平婚俗大赏

    北平昔称北京,民国十七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改置北平特别市,十九年又改称北平市,直属行政院管辖,简称院辖市,位币河北省的北部。因有"文化故都"之称,其习俗对社会生活之影响,当更深远。 按北平婚礼,一般常见者有四种,所谓北礼、南礼、旗礼、回礼;不过自民国以来,"南礼"似乎融会于"北礼"...

    2007-07-05
  • 从学生会走出来的女强人——访北语07届毕业生周天欣

    北语的同学一定还记得06年北语女生文化节“北语之星”的评选晚会,那是北语女生节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次晚会——各大高校前来助兴观看的全都是校学生会主席——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而今天,这场晚会的主要筹划者以07届北语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她就是我校05-06年度学生会主席周天欣。...

    2007-07-05
  • 天干地支的发明者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那么...

    2007-07-04
  • 直博北大的中文才子——专访人文学院03级毕业生程苏东

    他,三年如一日,潜心钻研古代文学; 他,三年磨一剑,剑锋直指未名湖畔; 天道酬勤,2006年9月,刚上大四一个月的他参加了北京大学免试推荐研究生考试并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以外校考生笔试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北大中文系录取,免试攻读直博研究生。(获得本科起点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的资格。) 他,就...

    2007-07-04
  • 中国历史上的“侍讲侍读”与“经筵进讲”

    所谓侍讲侍读或经筵日讲,是指古代廷臣入禁中在皇帝或太子面前讲授儒家经典或治国之道等。一般认为西汉昭帝以八岁即位,因其年幼,辅政大臣选名儒韦贤、蔡义、夏侯胜等入禁中授于御前;及宣帝诏诸儒讲经于石渠阁,为侍讲经筵制的嚆矢。其实,就西汉的帝王教育而言,廷臣入内殿讲经乃偶尔行之,不是...

    2007-07-03
  • 中网志愿者与服务队一起成长——柴婷专访

    一个多小时的交谈,柴婷把自己和服务队走过的点点滴滴又重新回味了一遍。灿烂的笑容自始至终都挂脸上,不仅仅是因为随和,更多的是因为她已经把自己完全投入到那些温馨的回忆中了。由于准备考研,时间紧张,柴婷选择退居二线,因为毕竟想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全身心投入,而且她觉得有必要让更多新鲜...

    2007-07-03
  • 雪与梅,分高下

    古人常常将雪与梅相提并论。 宋代诗人卢梅坡一定要将雪和梅分个高下,最后不得不承认雪与梅打个平手: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与梅是孪生姐妹,所谓「有梅无雪不精神」。 明末文人张岱写过一个「嚼梅咽雪」的故事,说有一个「铁脚道」,喜欢赤脚在雪中行走,高兴时则朗诵《南华经.秋水...

    2007-07-02
  • 揭开罗布泊的三大谜团

    中国和亚洲大陆的干旱中心,塔里木盆地积水和积盐中心,沙漠分布和风沙活动中心,古代人类文明活动中心。这就是罗布泊。 对于罗布泊科考的重要性,刘东生院士曾用一句话概括:罗布泊,是一个地质学的实验室,第四纪地质的许多科学问题,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满意的答案。 19世纪中叶以来,罗布泊及其...

    2007-06-29
共有 24,31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2,432 页   当前第 2,4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