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搜索结果页
  • 陈垣和启功:两代国学大师的师生情

    1948年,启功先生与恩师陈垣等在北海合影,图为左至右:启功、陈垣、刘乃和、柴德庚。 祖籍五邑侨乡的陈垣院士是当代中国的一位国学大师,是我国少有的世界型学者之一,是一位中国近代史学的泰斗,他的学术思想博大精深,被毛泽东誉为中国的“国宝”,而最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称颂的形象是一位德高望重...

    2007-05-11
  • 文明来自西亚和北非

    古希腊的科学文化源远流长,其灿烂的文化成就对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近代欧洲科学文化起源的基础。然而,起步就生机蓬勃的古希腊科学文化却不是奥林匹克山上诸神创造出来赐予欧洲人的。现代美国科学史专家乔治·萨顿曾这样说过:“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

    2007-05-10
  • 广告如何创建生活的诗意

    ——兼谈2006中国广告案例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2006中国广告作个案分析,探讨广告创建生活的诗意的可能性。作者的基本观点是:普通广告的基本功能是有意识塑造模式化的生活时尚,优秀的广告却可能成为一个创建生活诗意的艺术载体,在个体和群体、人类与自然、当下与历史等多重关联中进行生活的“浓...

    2007-05-09
  • 我国古代祭祀文化的特点

    在我国历史上,黄帝时代是中华文明开始大创造的时代,黄帝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黄帝崩,葬桥山”,就是今天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黄帝陵。每年清明时都在这里进行黄帝陵祭祀。 重视祭祀祖先,是中国古代礼仪的显著特点。这是因为古人认为祭祀祖先具有良好的社会教化功能,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的品德,加...

    2007-05-08
  • 清代三家诗说简析

    清代诗之理论随着诗话发展达到空前的高峰,出现了不少诗论之集大成者,如王士祯、沈德潜、袁枚。 王士祯与神韵说 王士祯论诗崇尚风雅。同时他又说:“为诗要先从风致入手,久之要造于平淡。”做诗要先求有风致,最终要造和平淡远之风致,这是他推崇的诗之最高境界,也就是他所提 倡的神韵境界。王士...

    2007-04-27
  • 永不分开 世界的爱——感受国际化的北语

    有一首歌里这样唱道,“永不分开,世界的爱,把真情刻在你心怀,永不分开,世界的爱,让世界每一束阳光都为你喝彩”。 两年前,第一次跨入北语的校园,惊异于她的精致和美丽。两年后,募然回首,更真切地感受到的,是一个国际型大学里特有的和谐与温馨。 当每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我校中外学生都佩...

    2007-04-27
  • 走进“四大”的北语人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会计行业早已不是人们陈旧观念中的记帐算数那么简单。在我国,它已经逐渐发展成一个不断成熟的行业体系,并且成为大学生择业中的热门选择。新年伊始,我校又有十余名应届毕业生与四大签约,成为四大的新成员。在他们离开校园之际,我们对进...

    2007-04-15
  • 冷眼看竞争 心中开了窗

    两场篮球赛,让我想起了“竞争”这两个犀利的字眼。 这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到处弥漫着竞争的味道。是否我们已被竞争烧焦了额头,是否我们已经在重重的压力下烦躁了太久,是否我们已将放松看作了奢侈品。我们是不是该想一想如何在竞争强烈的攻势下征服它,让我们生活得更加舒心。 先来看看...

    2007-03-23
  • 北语半年之感悟

    不知不觉,来到北语已经半年了。 对于一个由寄宿生活走过高三的人,适应大学的生活不是件难事。大学的老师是优秀、耐心的,毫无保留地将知识传授给我们。大学的同学是团结、奋进的,在各个比赛中的骄人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大学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经常看到同学们在不同社团忙碌的身影。大学的校园...

    2007-03-07
  • 我看平遥

    城墙围绕着小古镇。外边是变化无常的现在,里边是积满尘土的以前。由灰色屋顶组成的“大海”风平浪静。这到底是不是一种美?因人而异吧。在我看来,古老的平遥给人一种特别的美感。 已经生锈的门环似乎表明此处没有新信息,没有新事物,这里的人们如同住在“死海”里一样。拂拭这层尘土的很少是当地...

    2007-03-06
共有 24,481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2,449 页   当前第 2,44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