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北语学子在第八届北京外国留学生汉语之星大赛中获奖

发布日期:2019-12-02  作者:国际学生管理处 点击量:

11月29日,第八届北京外国留学生汉语之星大赛半决赛及决赛在北京电视台展开激烈角逐。经过两轮激烈比拼,我校埃及同学玮琪、法国同学孙博和尼泊尔同学普京三人同时获得本届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十大汉语之星”称号。同时,我校还因积极承办组织海选分赛区获得优秀组织奖。

颁奖嘉宾及获奖选手合影

本次大赛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北京市汉语国际推广中心承办,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八届,是北京市参赛高校最多、规模最大、赛事水平最高的国际学生汉语大赛之一 。本届大赛自今年三月正式启动,历时八个月,共有来自北京市33所高校的1315名国际学生报名参加,前后经过海选、初赛、复赛的层层选拔,最终我校埃及同学玮琪、法国同学孙博和尼泊尔同学普京凭借在复赛中的优异表现携手晋级半决赛,与来自其他13所高校的17名选手共同争夺本次大赛的“十大汉语之星称号”。本次大赛我校作为北京市唯一同时获得三颗“汉语之星”的高校,战绩彪炳、傲视群雄,也再创了北京高校近十年来在该项赛事中获奖人数的最高纪录。

一语飞花,实力较量

本次大赛相较以往,大幅提高了对选手的汉语水平和知识储备的考察,半决赛比赛形式为“成语飞花令”,五位选手依次选择成语主题并进行三轮的回答,答对得一分,答错、未答出不得分,满分15分。本环节要求严格,节奏紧凑,选手停顿时间不得超过5秒,这不仅对选手的成语水平要求较高,更需要他们敏捷的反应速度和稳定的心理素质。由于赛前进行了大量的练习准备和模拟训练,在比赛中,我校选手玮琪、普京和孙博凭借着扎实的成语基础和处变不惊的定力,分别以15分、15分、14分的绝对优势挺入决赛。

巅峰对决,勇夺三星

决赛环节满分15分,每名参赛选手需根据赛前抽取的感动中国人物,来对其进行阐释和演绎,全面展现自己的汉语演讲水平及舞台表现力。埃及同学玮琪讲述了中国女排教练郎平的故事,“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玮琪动人深情的讲述,让评委由衷的感叹这种跨越国界的感动;尼泊尔同学普京倾情讲述了“将生命献给高原的植物学家”钟扬的故事,他用流畅的表达和丰富的感情将钟扬的感人故事讲述地淋漓尽致,得到了评委的肯定和赞许;来自法国的孙博讲述的是中国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第一人夏伯渝,他饱含感情的演讲让现场无数人为之动容,在演讲最后,他携手我校中外学生所朗诵的来自汪国真的诗歌——《山高路远》,更是将气氛推至高潮。

我校三名“汉语之星”

三位同学在决赛中超高水平的演讲获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孙博和玮琪分别以14.4分和14.1分的高分位居决赛前两名。最终,根据半决赛和决赛的两轮积分相加,我校来自埃及的玮琪、来自法国的孙博和来自尼泊尔的普京以绝对优势在众多强手之中脱颖而出,荣获“十大汉语之星”称号。

坚持不懈,不忘初心

此次大赛自海选开始,即得到了来自学校与相关学院及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各位领导老师的悉心关怀。历时八个月的赛事征程,从我校进入海选的50名参赛选手,历经五层关卡、多番鏖战,到最终三星夺魁,国际学生管理处的多位老师,牺牲休息时间为选手进行汉语辅导和赛事培训,两百多个日日夜夜师生们都在共同努力、全力备战。

在进入复赛环节时,为了让选手们迅速了解《航拍中国》中包含的知识点,辅导老师针对视频当中的知识点整理出一千多道问答题,再陪伴选手们反复的观看视频,平均每个选手要进行上万次的的讲解和模拟训练。在半决赛和决赛的备战阶段,所有参与的辅导老师更是呕心沥血,和选手们连续一个月备战至深夜。同时,国际学生管理处还邀请人文社会科学学部的冯惟钢老师亲自为选手们进行发音、朗诵等方面的指导,保证选手们零失误零瑕疵。此外,还有中外学生志愿者和学生国际交流协会(AIU)全程陪伴和参与,赛事宣传、视频剪辑、道具准备、情景剧等各个任务当中,每一颗闪耀的“汉语之星”背后都凝聚着老师和同学们的汗水与辛勤付出。

北语师生合影

当我校3名选手最终全部登上2019年第八届北京外国留学生汉语之星领奖台时,距离我校2009年第一次参加该项赛事已经整整十年的时间,十年中我校多位优秀国际学生均在该项大赛中获得过“汉语之星”的称号,一次次成绩的刷新,都侧面证明了北语在国际学生培养工作上的旗舰地位。十年征程,坚持不懈,不忘初心,这些闪亮的星星一定会成为我校所有国际学生求学路上的榜样和动力,经历过拼搏斩获“汉语之星”的他们也必将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明日之星。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