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心相通、线相连——汉语速成学院班主任与国际学生共同面对疫情考验

发布日期:2020-02-21  作者:汉语速成学院 点击量:

防控疫情,人人有责。连日来,汉语速成学院根据学校和学部部署,在院领导和防控小组领导下,院、办公室、系、教研室和班主任,多层联动,分工协作,疫情防控各方面工作有序顺利进行。在防疫团队中,学生最亲近的人——老师,特别是班上有在华学生的班主任老师,每天每天不分早晚,在多个与疫情相关的工作群切换,保质保量完成各项防控任务。

信息排查、“跟踪报道”

班主任是最了解学生情况的人。1月23日接到排查任务通知后,速成学院一月份结课的共38位班主任老师协同搭班老师迅速行动,对上学期的学生去向一一排查。由于是短期自费学生,学生情况多样,学期结束后去向分散,原来的联系方式有的已失效,加上时差等因素,排查工作难度很大。为了不漏掉一个学生,各班班主任通过电话、微信、邮件等各种方式联系学生,焦急地等待学生的回复。尽管颇费周折,但在老师们的不懈努力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获得了上学期所有学生的去向和在华详细住址信息,建立了清晰明确的学生名单,为后续工作的落实和推进铺平了道路。

钱永文老师16位学生来自11个国家,遍及亚、非、欧、澳、美五大洲,他使用微信、邮件、电话、紧急联系人,最后锁定了没有离境的有9位同学,只有4位从未离京。乌克兰的玛丽娜12月底去过海南,1月6日回京;利比亚的范磊在深圳跟中国家庭在一起;西班牙学生苏月在重庆朋友家过年;西班牙的马丽娅在青岛旅游,将赴韩国旅游;墨西哥的城周同学正在菲律宾旅游,马上回京。从那时起,这几位同学的“留华学生信息表”就印在了钱老师的脑中,每天的叮嘱也就成了他随时的唠叨。游锋华老师在排查后从同学那里得知法国的卡米拉在韩国旅行,几经周折才在第二天取得联系,并一再叮嘱她不要返京,从韩国直接回国;王媛老师的排查完毕后,突然想起埃塞俄比亚的吴安达虽然回国了,但是他说过在北京找到了工作,可千万不能贸然返京,直到最后叮嘱完毕,才放下心来。

排查过后,班主任们需要对未离京学生进行持续动态关注,坚持每日定时汇报制度,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报送信息包括学生的住址变更信息、离京和返京车次或航班信息、有无发热,隔离等情况。尽管联系学生存在诸多困难,但每一位班主任都高度负责,必须等到所有学生的回复才能安下心来。除了每日定时汇报以外,学生如有新情况,班主任随时“跟踪报道”。王燕老师在疫情发生以后第一时间对上学期班里的所有同学进行了慰问,特别是对两位留在学校宿舍的泰国同学,在慰问的同时,给她们耐心解释,以缓解她们的焦虑。每天在群中发送一些轻松的话题。吴燕灵同学激动地说:“有老师的陪伴,每天都太开心了”。王老师还给学生制定了详细的十条防护注意事项,细致入微,充分展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两位同学二月七日凌晨回国,王老师从六日上午就开始叮嘱注意事项,帮助办理离校手续;下午协助两位学生打车,学生到达机场以后,王老师一直保持与两位学生的联系,发送一些温馨提示,直到凌晨一点四十分,确认两位同学登机。第二天学生到了泰国以后,王老师又一直提醒学生注意居家隔离。学生深受感动,表示一定要再来学习。

安抚学生、精神支持

在这个特殊的寒假中,汉语速成学院的所有班主任老师和平时一样,对学生提供无私的关怀和热情的帮助,从生活、学习各方面关心学生,安抚学生情绪,尽最大努力让他们在等待开学的日子里无焦虑,无顾虑。

司甜老师上学期班有三位同学留京,每天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心理状态、及时通报各种校内通知、联络校外学生社区、为学生们开线上课程等工作已经完全融入了司老师过去一个月的日常生活。18岁的汉孟已经申请了10月去德国读大学,突然而至的疫情打乱了他的学习计划,他的母亲异常忧虑,经过司甜老师一个多小时的耐心解答,汉孟的母亲打消了所有疑虑,并表示对学院精心打造的线上教学非常满意。23岁的意大利学生克劳迪跟汉孟一样,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不知所措,司老师耐心细致地帮助她对未来的学习做了两个规划,在老师的帮助下克劳迪不仅注册了速成学院的免费线上课程,还在意大利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临时汉语课。现在她一点儿也不焦虑了,她说:“我很期待早日回到北京,无论是5月复课还是9月的新学期,我一定要回到速成继续学习。”23岁的万山还住在学校的宿舍里,从疫情开始,万山的微信就成为了司甜老师微信中的置顶信息,无论是学校的各种通知,还是如何操作银行汇款,只要是能提供的,司老师都会竭尽全力给予帮助。封校后,万山就没有机会去超市发买他最爱的零食了。他曾怀着侥幸心理,连续两天试图外出购物,但是都被司老师拦下了。疫情当前,没有什么比学生的健康安全更重要的事儿了。老师既要考虑疫情防控大局,又不想让学生独自在异国他乡面对困难,于是,司老师迅速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父母家,驱车十几公里去“超市发”帮助万山采购了所需食品并隔着校门送到万山手中。司老师说:“看到学生开心的样子,自己觉得很值得。”相信与司老师的这次特别会面,将给万山同学留下温暖而难忘的印象。 

徐雨隽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正在上下齐心共同抗疫,并告诉大家:“一定要理性分辨真伪,疫情是大自然对全人类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要不分国籍,不分地域,互相关爱。”她给学生群里发了很多运动视频,鼓励学生们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科学防疫。瑞典学生杨六六给老师打电话说:“瑞典的媒体都非常赞赏中国对疫情防控措施,为中国医生的努力和人民的团结感动”。C2班乌克兰同学韦德利住在校外,经常从早上一直到晚上都不回复老师信息,余绮老师就换着不同的方式和他进行联系,但又担心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所以又给他发一些有趣的小视频,直到很晚才收到了韦德利同学的回复。他表示非常感谢老师的帮助和关心,他也理解现在的情况,他没有心理负担,就在家等着开学,余老师悬了一天的心终于放下来了。余老师看见韦德利的朋友圈里发了坐地铁的图片,于是又赶紧联系了他,婉转地了解他去哪儿、去做什么,提醒他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好防护措施,以后尽量不要出门。余老师一直密切关注韦德利同学的情况,随时回答他的问题,也会不时给他发一些有趣的信息,指导他进入学院组织的线上教学课程,学生感到有事可做,每天和老师同学们在线上课、聊天,大家的生活都变得充实而有乐趣了。

最让人揪心的是法国同学白夏威,除夕之夜不小心摔倒,手臂骨折,连夜赶往积水潭医院。大年夜,特别是严重的疫情之下,从诊断到入院、再到手术,钱永文老师一直给学生提供各种帮助。最初学生情绪有些沮丧,钱永文老师一直耐心安抚,让学生很快调整了情绪,他还安慰老师:“不用着急,等我修好了胳膊就开始学习。师生在共同的困难中迸发出强大的正能量。

线上指导、不误学习

随着学校和学院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老师们陆续将防控注意事项、延迟开学、免费开放网上课程等各种信息和通知及时地发送给学生,让同学们第一时间就了解了我们学校和学院针对疫情采取的有效措施。为了让同学们在这段特殊时间能够安心,在等待开学的日子里不中断学习,班主任们给部分学生开起了小灶,利用微信因材施教,对他们进行学习上的指导。随后,学院组织了线上教学团队,按等级分成不同的教学组,利用慕课等教学材料实施教学,在班主任的帮助下,同学们加入了适合自己的教学组进行学习。

来自保加利亚的帕娜同学当时仍留在北京,班主任张文联老师每日和她保持联络,同时,张老师鼓励并帮助她在线学习。通过微信,她们讨论了如何有效地学习汉字,如何复习四周班时所学内容及如何利用这段时间多了解中国和北京等。各班的同学每天都会提出各种问题,老师们都耐心回答,并用多种方式和学习材料支持他们学习。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掌握了更多知识,也学会了用更多的方法来学习。

虽然面对疫情多数学生都会紧张焦虑,但也有学生不以为然。王静老师班上的伊凡跟母亲一起住在北京的一所国际学校,他本人并没意识到疫情的严峻性,并显得无所事事。王老师利用每天跟他了解情况的机会进行叮嘱,并不断变换询问方式,作为学习引导。几天后,学生已经开始熟练使用王老师新教给方式对话了。进入速成学院线上学习小组后,伊凡也学得很开心,家长也对学院的一系列应对措施给予了赞赏与支持。

   大爱无疆。在防疫工作中,速成学院的所有班主任和每一位老师对学生的爱体现在每一次问候、每一句提醒、每一次安抚、每一堂课上。疫情仍在持续,“战斗”仍在进行,班主任的岗位虽不在最前线,但每个人都是疫情防控战场上不可或缺的战士。相信有了这份力量,我们一定会战胜困难,共克时艰。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