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读·守护
庚子年春节对我们来说,注定是一段独特的记忆,在铺天盖地的信息裹挟中,我们时而忧心,时而振奋。身体可以通过防护免于病毒的侵袭,但意志精神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所幸疫情期间,由钱婉约老师、侯文华老师以及胡珍子老师带领研究生开展的《论语》读书会未开学已开读,除了春节休息十天外,照常坚持每日一则的线上轮读方式。每日打开《论语》读书会的微信群,仍可以读到同学准时分享的心得,仍可以时时领悟老师精妙的点拨,是眼下万千变化中一点难得的“定数”。
这些日子,武汉方舱医院卧病在床仍手捧书本的青年登上了头条,说明疫情之下国人逐渐体会到阅读带来的精神力量,正可以与苦难相对抗,读书会师生对章句的解读,也更添了几分知行合一的色彩。2月12日,钱婉约老师就《论语•子张》中的一则说与读书会的同学们:“在读书时要始终不忘慎思明辨,相信自己,不要迷失自己的判断力。”特殊时期,别样凝聚,三位老师正是以伴读的方式守护着学子的精神家园,以数千年以来的精神力量,滋养着学子的心灵。
没有一个冬天无法逾越,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新学期之际,已有三年之久的《论语》读书会迎来了最终章,三位老师仍将在接下来的《孟子》读书会守候着大家,继续着师生间的切磋琢磨,学而后思,知而后行。
随笔·著述
疫情期间,学部的老师们笔耕不辍,通过种种方式表达着对于此番经历的深刻思考。钱婉约老师写下《忧患意识与敬畏之心》一文,提示我们:面对灾难,对于“天人关系”不应失却谨慎敬畏之心,不应淡忘先贤的古训。原载于《文汇报•文汇笔会》并微信平台推送的这篇文章,后又经“北京语言大学”公众号“师说第九号”转载,已有数千近万的阅读量。
“斯文讲坛”是2017年以来人文学院开设的一个系列国学讲座,2020年1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斯文讲坛”第一部合集《国学要义精讲读1》(如下图)。疫情期间,钱婉约主持继续编辑“斯文讲坛”第二部书稿。第二部将收录从2018年11月到2019年底一年间的讲座内容。钱老师分配自己的研究生以及曲利丽老师、成敏老师的研究生,分别对各场讲座进行录音整理,承担任务的研究生同学得以有机会更加深入品读演讲教授的学术成果和思想评论。正如“停课不停学”一样,为了《国学要义精讲读2》的如期顺利出版,各位老师与同学亦是“停课不停工”。
教诲·鞭策
疫情期间,相信很多同学早起便会点开班级接龙群,打卡报平安。除了接龙群以外,再热闹的就要属课程群了。钱婉约老师为文学类及专门史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中日文学文化关系专题研究”课程,本于上学期期末告一段落,选课学生大多也已经提交过论文,但课程群却在这段特殊时期再度活跃起来,原来是钱老师在批阅大家的课程作业后,发来了一段段评语与改进意见。钱老师提到在群内逐个点评的初衷,既是为了对同学们认真做出来的作业有个交代,更是想推进和促动同学们居家的读书生活。
选修这门课程的同学有两个年级四个专业方向共18人,选题也各有特色,老师都一一给予了富有针对性的点评与指导。群内同学一来可收获个性化的论文建议,二来也可从其他同学处照见自身不足。特别是对初次接触研究生论文写作的研一同学,钱老师不仅就同学提交的论文细致耐心地予以分析,还指点了许多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帮助大家提升论文写作素养与能力。正所谓师者父母心,授业解惑之外,学术传道之心深远矣。
备课·授课
为了新学期线上课程的顺利开展,不少老师纷纷化身新手主播,熟悉线上课堂操作流程,反复调试设备,只为给学生带来最佳的课堂体验与学习效果。在新学期为本科生及研究生开设了两门课程的胡珍子老师,也在本周一进入了直播课模式。当问及胡老师在疫情期间如何备课时,她坦言,放假前原本计划早些回校备课,纸质资料也大多留在了学校,眼下由于疫情无法返京返校,所以,备课主要借助电子资源。尤其是为研究生开设的《日本近代思想研究》这门课,课堂所需研读书目众多,一一找来电子本并不容易,所幸多方搜集后终于悉数找到。
胡老师还与我们分享了一段有惊无险的小插曲:本来在回家之前带上了电脑,万万没想到的是开包发现电脑屏幕被压碎了,疫情期间也难以送去维修。花掉的屏幕对备课造成了一定难度,读起资料来异常费劲,而胡老师更为担心的是开课后同学们看到教师端的共享屏幕也是一片马赛克。好在后来得知共享屏幕不会影响学生端的视觉,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新学期第一堂课讲过之后,胡珍子老师对线上课程的开展,更具信心。胡老师课前多方比较不同平台不同方式的授课效果,最后采用的是腾讯课堂平台授课,同学听课过程中如有疑问,可随时通过对话框与老师进行互动。虽然线上授课少了些师生间的眼神交流与肢体语言的表达,但对学生来说也少了些拘谨,多了些自如,胡老师也对即将到来的第二堂课充满了期待。最后,胡老师想对各位说:“久宅家里,少耍手机,陪陪父母,练练厨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