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新闻网11月18日电(通讯员 陈曦 摄影 陈曦)近日,为增进国际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体验,艺术学院与国际中文学院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民族乐器介绍活动。本次活动巧妙融合了知识讲解与艺术鉴赏,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活动由艺术学院音乐国际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音乐学(音乐国际教育与传播)器乐方向的本科生们联袂呈现。在活动中,同学们别出心裁地采用了“一讲一演,讲演结合”的独特形式。专硕同学们担当起文化使者的角色,他们运用精心准备的多媒体材料,以清晰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琵琶、二胡、古筝、笛子、扬琴等多种代表性民族乐器的历史与特色。为了让留学生们能迅速抓住每种乐器的精髓,每位讲解者都提炼出不超过三个关键词,如介绍古筝时聚焦于“形制、义甲、技法”,并在每个关键词后配合了示范演奏片段,这种化繁为简、生动形象的方式有效降低了理解门槛,赢得了留学生的广泛好评。教学环节中还增加了有趣的提问环节,例如乐器的制作材料以及乐曲的流派,留学生们纷纷积极抢答,并深刻学习记忆了与之对应“乐器”“画面”“鼓掌”等中文词汇。


专硕同学讲解乐器期间,本科同学们轮番上阵,用精湛的技艺现场演绎了各乐器的经典曲目片段。《狂想曲》的铿锵之音从扬琴弦上迸发,《楚颂》的婉转旋律自二胡弓弦间流淌,《渔舟唱晚》的优美意境随古筝音符徐徐展开,最后同学们展示了民乐合奏《金蛇狂舞》,现场气氛热闹非凡,留学生们无不凝神聆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珍贵的这一时刻,深深沉浸在中华传统音乐的魅力之中。讲解与演奏的紧密配合,使得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可感,极大地激发了留学生们的好奇心与兴趣。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乐器介绍,更是一座促进中外学生文化交流的桥梁。它充分发挥了学院内部的专业协同优势,为音乐国际教育专业的同学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实践平台,同时也让留学生们在“讲、演、合”的沉浸式体验中,直观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韵味。
活动在热烈而友好的氛围中圆满落幕。留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体验,他们对中国民族乐器有了更具体、更深刻的认识,并期待未来能参与更多类似的文化活动,继续探索中华文化的无限精彩。国际中文学院雷老师也激动地表达了喜悦之情:“感谢今天所有的同学们,你们很有潜力,相信有了这次的经验大家对教学更有把控力,未来会更自信!也感谢演奏的同学们,留学生非常喜欢你们带来的演奏,都表示今天的课很精彩!希望有机会再次合作!”

编辑:陈宇浩
审校:陈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