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北语 -> 正文

新华国际:“五星红旗和作业本是我的遗书”

发布时间:2014-07-30  新闻来源:新华国际 孙萍 阅读量:

  2014-07-23 15:18:08 新华国际 孙萍

1

 

 

 

    她是许多拉美国家学子眼中的好老师,也是严谨治学的学者。与拉美结缘几十年,她为这片土地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五星红旗和作业本是我的遗书”】

  2004年8月,身在古巴首都哈瓦那的汉语教师李艾非常担忧。一股破坏性极强的飓风即将登陆古巴,风暴已经横扫加勒比地区多个国家,造成严重伤亡。

  在死神面前,李艾选择了留下。回忆往事,李艾对记者说,她当时决定和古巴人民风雨同舟、共度难关,甚至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李艾将学生们的作业本和一面五星红旗仔细包好,放入随身的背包。她说:“如果遭遇不幸,这就是我的遗书。人们看到这些,就会知道这是一个中国人。”

  多才多艺的李艾退休前是北京语言大学的教授,能用多种语言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李艾和身为新华社记者的丈夫颜为民在拉美地区工作多年。

  2002-2005年,李艾赴古巴哈瓦那大学参加创建该校历史上第一个汉学中心,并作为该校首任汉语教师任教,期间获该校颁发的建校270周年纪念奖章和荣誉证书。2009年,她又被中国教育部派往哈瓦那大学创建孔子学院并任中方院长。

  李艾老师如今年近古稀,但依然热情爽朗、笑容明媚。她说,对祖国的热爱是支撑她多年在外漂泊的精神力量,在异国他乡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时,她感到自己时刻跟祖国在一起。

 

 2

 

 

 

    除了教汉语,李艾还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她教哈瓦那大学的学生学习中国民歌、中国武术、古诗朗诵。从《达坂城的姑娘》到《茉莉花》,学生无不能吟唱;从太极扇、太极剑到简单的刀术,无不令学生们大开眼界;《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中所蕴涵的哲理和美妙的意境,更令这些异国学子们神往叹服。

  哈瓦那大学孔院定期举办文化沙龙,邀请当地作家、画家、摄影家、音乐家座谈,配以中国茶道和美食。讲座上用西班牙语讲述中国的成语故事、谚语故事以及《论语》《道德经》里的哲理故事,很多古巴艺术家成了中国文化的粉丝。

 

  在中古建交50周年前夕,哈瓦那大学孔院全体师生组织了图片展、电影展、作文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等庆祝活动,全体师生在纪念活动上用汉语演唱“美丽的哈瓦那”、“茉莉花”、“友谊天长地久”,气氛热烈感人。古巴芭蕾舞大师阿丽西亚·阿隆索还在哈瓦那大剧院演出了芭蕾舞“舞者”。“舞者”的背景音乐是中国民乐“彩云追月”、“花好月圆”,哈瓦那大学孔院协助阿隆索为这支芭蕾舞增添了一些中国民间舞蹈的元素。

  李艾说,拉美国家的学生热情奔放,学习积极性很高,古巴学生对汉字特别感兴趣,书写极为认真。她与许多拉美青年结下了深厚的师生之情。

  

3

 

 

【呕心沥血编写汉语教材】

    哈瓦那大学外语系的教学楼属于危楼,在飓风到来前的日子,学校停课了。哈瓦那狂风呼啸,暴雨倾盆,李艾觉得,自己这次可能躲不过去了。

 

  李艾想抓住生命的最后时光做点实事,修改试用后的《新思维汉语》第二册,完善还未全面试用的第三册。在给爱人的信中,她交代:“一旦我遭遇不幸,恳求程棠、鲁健骥、任远、李维籍、苑锡群老师,帮我完成这套新教材。”

  这套专门为母语为西班牙语的外国人使用的《新思维汉语》丛书如今早已编撰完毕并出版,李艾把40年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经验和方法都融入其中。这是一套呕心沥血的教材,是李艾和西班牙、古巴、委内瑞拉、墨西哥、哥伦比亚、秘鲁、智利、乌拉圭等各国学者和留学生合作的结晶。

  《新思维汉语》在哈瓦那大学孔子学院试用期间反响很好。李艾说,当时哈瓦那大学孔院的学生李丽、戴娜、吴迪先后来华参加了汉语桥比赛,吴迪获上海赛区的第一名。

  在教学上,李艾是个力求完美的人。编教材,她力求主题课文围绕句型原创,词汇和语法点的安排力求科学化,“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校对,一个教学环节一个教学环节地抠,一个语法点一个语法点地研究,究竟放在哪个教学时段更便于拉美学生接受?更符合西语学习者的思维和习惯?经多次推敲才最后定下来。”

  

5

 

 

【心系汉语教学】

  李艾退休后曾受聘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作对外汉语教学顾问,从事外派汉语教师培训和法国、西班牙、加拿大等国来华学生的短期培训。虽然现在的生活主要是唱唱歌、跳跳舞、学学英语歌,但她依然心系汉语教学,笔耕不辍,总结对外汉语教学的经验体会,回忆以前教过的各国留学生的有趣故事。

  中国在拉美地区的汉语教学工作硕果累累。截至2013年底,已在拉美14个国家建立31所孔子学院,10个孔子课堂,年学员数2.3万人。在谈到如何进一步推动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传播时,李艾说,前期的工作已达到相当水平,下一步应向高深层次发展,应充分利用各拉美所在国提供的教学环境,在各相关大学建汉语本科教育,认认真真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但前提是必须保障汉语师资的质量。如能按2+3,或3+2 模式在海外完成汉语入门教学,而后来华进一步提高。

  

6

 

 

    李艾建议提升提供给外国学生的奖学金的使用价值,减少初级阶段的浪费。另外普及性的大众学习汉语,在职工作人员学习汉语言文化只能在海外进行,但是不应该是主体;举办高端人士沙龙,定期进行双边文化交流是可行的。要在尊重对方文化的前提下宣讲中国的文化和思想,才有可能成功。(编辑:孙萍)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