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北语 -> 正文

社会科学报:张华教授《关键在于心灵生态的建设和改善》

发布日期:2014-02-23  作者:新闻中心 点击量:

     2月7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报》(1398期 第8版)刊发我校张华教授的文章《关键在于心灵生态的建设和改善》。

    文章认为,自然生态的建设和改善关键在于心灵生态的建设和改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人文的、内心的文明生态。作者从一个人文知识分子的情怀出发,从雾霾入手,提出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共建的重要命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全文见:http://www.shekebao.com.cn/shekebao/2012skb/rw/userobject1ai7093.html

 

关键在于心灵生态的建设和改善

   刚刚过去的2013年,“雾霾”现象创很多新的历史记录,居生活领域十大流行语之首,全国主要城市居然都有被雾霾严重笼罩的日子,首都北京更是相当于每隔一天就遭遇一次雾霾天气。
   人们恐怕从未想到过,竟然会有一天,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会成为生命的杀手……
    2013年12月1日至8日,全国大部持续被雾霾笼罩,中央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上海等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长时间处于6级以上严重污染。12月6日至9日,我陪同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英文系主任、著名生态批评学者帕特里克·墨菲(Patrick Murphy)教授到位于石家庄的河北科技大学讲学,正赶上石家庄雾霾天气最为严重的几天。讲座之余,我问他:作为从事人文学术的生态批评学者,对消除中国的雾霾现象、解决自然生态问题有何感想和看法?他做出了这样的回答:
   第一,作为人文学者,虽不能亲手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改变空气质量,但可以呼吁社会保护环境、倡导环保和生态化生活,至少自己可以身体力行,从小事做起。比如,不看电视时关闭电视电源,而不是只置于待机状态;手机充电完成直接拔出充电器插头而非只取下手机或电池;实验证明洗衣机、洗碗机比人工洗衣、洗碗更能节约用水,等等。
   第二,坦率地讲,解决雾霾问题是改善民生、让民众对政府充满信心的良好机遇。雾霾并非不可治理,美国洛杉矶曾在工业化时期出现过同样现象,但后来通过关停一些能源工厂,改燃煤为燃气,后来就恢复了晴朗天空。对中国来说,政府是关闭一些污染严重企业的最权威机构,也是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和投入改换能源结构的最权威机构,所以,解决雾霾问题,政府大有可为。
   解决自然生态问题,墨菲教授提出了两条务实性意见。我认为,人文学者、知识分子除了可以做到他所说的这些之外,还应担当起构筑人文生态的重任。所谓人文生态,要义是保证心灵的和谐,保证心灵的生态,而不是变态。去年十月我曾到色列访学,感触比较深的也有两点:
   一是以色列在沙漠之上建国,周边国家与它的军事、政治、文化冲突和对立,持久性地剑拔弩张,其自然生态和外部环境的恶劣程度可想而知。然而,当我走进以色列,在以色列各地感受到的却是另外一种生态状况:自然环境生态化程度非常高,常常晴空万里,绝无雾霾现象;人文环境祥和、平静,生态化程度也很高,比如,耶路撒冷古城不大,分为犹太区、阿拉伯区、基督教区和伊朗人区,每个区各有自己的宗教和习俗,然而他们能崇尚多元、互相尊重,建立了和谐的社会与人文生态环境。
   二是以色列国内的社会与人文生态的和谐,来自于另外一种生态的和谐,我们权且称之为内在生态、内心生态或心灵生态。他们的宗教信仰,使他们的内心平静安详,使他们的行为具有宗教约束和道德底线,也使他们懂得如何珍惜上帝赐予自己的土地、阳光和水。据以色列媒体报道,2013年12月以色列降下近几十年最大的雪,耶路撒冷等地积雪厚度达30厘米,交通基本瘫痪,数万家庭一度断电。那时我已回到中国。但当地的朋友告诉我,以色列的社会治安状况非常好,并未发生哄抬物价、哄抢食品的现象。
   实际上,科学与人文是一条河的两岸,治理自然环境污染,实现外在生态、自然生态的文明化、宜居化,既要依靠科学技术手段,又要有人文生态和内在生态的和谐化、道德化,而后者尤其重要。
   人文生态和心灵生态的构建,既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根本,也是解决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本。治理自然环境,最根本的还是要改变人的价值观念,倡导一种生态化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唯利是图、急功近利。这也就是说,要构建和谐宜居的自然生态环境,首先要建立和谐干净的心灵生态、内在生态。自然生态危机的来源不在别处,正在于人的心灵生态、内在生态的危机,人的心灵、内在领域处于一种变态的状况,就会相应带来外在状况的变态。自然环境的污染,来自于心灵的污染,来自于道德缺失、精神滑坡,而自然环境的根本治理也就必然需要依靠重塑心灵的生态和谐。因此,单单依靠科技和管理手段当然可以带来一时的晴朗天空和万里无云,北京奥运会时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这样的手段和途径是治标不治本的策略。治本,靠的还是改变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靠的是内心环境的改善,靠的是内心世界的道德感、责任感。人的内心环境如果是和谐的、清净的,就会更多地为他人着想、为社会着想、为可持续发展着想,他的心灵就必然是生态的,而不是变态的。
   在这样的意义上,自然生态的危机固然可怕,心灵生态的危机则更令人担忧。雾霾,其实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变成了有毒物质,这和毒胶囊、毒奶粉、毒大米、毒生姜、毒酒以及本来是用来治人病的药物却变成了致人丧命的毒药,并无多少区别;这和幼儿园残害儿童、挖儿童眼睛、摔婴、贩婴等各种令人发指的丑恶现象屡屡发生的原因也大同小异。究其根本,都是因为人的心灵不再生态,人的良心出现了病变,人的内心发生了变态。
   总之,自然生态的建设和改善关键在于心灵生态的建设和改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人文的、内心的文明生态。(1398期 第8版)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