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来园时评 -> 正文

文艺IT女,非典型记者团团长

发布日期:2014-03-14  作者:陈曦 点击量:

  初识邬骊,是在11年记者团招新之后的例会上,得知这位身形娇小、笑容甜美的同学就是北语记者团前任团长,同时也是一位学计算机的工科女。二闻其大名,是从学校一位老师口中。说起记者团,说起邬骊,他表示十分欣赏邬骊,称赞她对文字、对新闻的热爱。后来采访到邬骊本人,同她交谈,更是深感她的大气洒脱、和善可爱。在这样一个计算机与新闻相结合,代码与文字相结合的女子身上,一股IT文艺范儿就透了出来。回忆起自己在记者团的日子,邬骊感慨颇深。

  她说刚开始加入记者团,是想找一个能写点东西的地方。虽然高中是学理科的,但她江南女子骨子里的柔情仍在,想着能与文字有更多场的美丽约会。就这样,这个偏文艺的理科女生走进了记者团。她大一的时候,记者团组成十分简单,不像现在一样分了小组,也没有我们现在的《学生副刊》,主要任务是为广播台供稿。出于心中对这份工作的喜爱,邬骊说尽管活儿很多,很累,她与与其他团员都干得很“带劲儿”,并且乐在其中。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大家就开始为了一份属于记者团自己的报纸打算。邬骊说,这份报纸,来之不易。

  2009年12月初,北语学生副刊创刊号诞生。她说,刚开始,大家都只是有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作为一个记者的团体组织,希望能有一个平台展示同学们的作品,希望与其他校媒交流时能有一份属于北语记者团自己的刊物。于是,他们从08年年底开始为了这份报纸努力,一年之后,方见成效。邬骊说她记得最清楚的是08年的女生节,她和另外一个同学为这次节日的稿子忙前忙后,累了一两个星期,拼死拼活,为了写出一篇能放在那份报纸头版的稿子。可完成之后,老师一句“报纸不办了”打破了大家的梦。但皇天不负苦心人,最终在09年11月“记者节”,记者团第一次主办大型活动,邀请12所高校校媒记者出席了座谈会。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让老师肯定了他们的能力,同意了报纸的发行。于是,尽管困难重重,大家都欢喜地展开了筹办工作。邬骊说,那一次的排版经历让她难忘——先不说光排版就排了不下十次,有一次还从早上9点一直排到下午,最痛苦的是,改过那么多次的稿子被老师挑出了很多的错,只有不断改进,再改进。现在日趋成熟的记者团,越来越精彩的学生副刊,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成员的共同努力。

  当谈到自己这几年在记者团中的变化、成长,邬骊说起了她与新闻的一段情。从大一的小记者,到大二的副团长,再到大三的团长,这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记者团在她心中从一个可以让她自己写写东西的地方,渐渐成为她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她说道,随着工作职位的变化,自己的工作方法、内容也是有很大不同。她还记得,在11号宿舍楼3楼自习室里,信科的其他同学们都忙着编程,只有她勤勤恳恳的改稿子到深夜。看上去似乎这有些格格不入,可却又十分和谐——在充斥着代码的生活中寻点文字的柔情,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就这样,邬骊发现了自己对新闻的喜爱。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她就开始找寻找机会锻炼自己,让自己能离新闻近一些。大三在《法制晚报》干过,大四上还去了新华社实习。可一点一点地接近,又像是一点一点地远离。最终,经过自己的思考,她还是选择了重回IT领域。再问她,会不会觉得这几年来在新闻方面的努力白费了。她说,“当你走上了跟别人不一样的路,你可能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为理想而奋斗的青春最是美丽,这段路没有终点,也不需要终点。

  最近,即将毕业的邬骊忙着上班,忙着论文。在接受采访之前,她还在宿舍写着毕业论文。谈到她现在的工作,她说这虽然是IT领域的工作,但注重的是沟通交流的能力,之前在记者团的经历给了她很多帮助。

    重新回忆那段时光,她说那段经历让她收获了很多。在自己最灿烂的年华里,邬骊与记者团有了一场浪漫的约会,努力追求了自己的新闻梦,最终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希望在今后的路上,邬骊这个文艺范儿的IT女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更多更美的风景。

邬骊11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