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哪里人?北方人啊,那怎么会不分平、翘舌音呢,是‘zh ch sh’,不是‘z c s’。”一见面,冯惟钢老师便忍不住纠正我错误的发音。将听到的话语——同事的问候、学生的问好、主持人的播报——拆开为单个汉字,再检查它们的语音语调,这一过程在冯老师的脑海反复出现,已经在潜意识中根深蒂固,冯老师戏称它为“职业病”。
异国学生聚 桃李满天下
冯老师出生在一个教师之家,父母都是大学教授,从小受到“为人师表”的熏陶,冯老师也走上了教师的道路。已有三十五年教龄的冯老师热爱自己的职业,他玩笑道:“我天生就是当老师的”。
今年已经62岁的冯老师每日最大的乐趣便是授课,他的教室里有中国学生,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人文社会科学学部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汉语进修学院的普通话课程、培训学院的教师班课程、孔子学院事业部的课程……一个星期几十节课,安排得满满的,从早讲到晚,冯老师似乎已经扎根在小小的三尺讲台之上了。
“授课已经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了,每天都在琢磨给学生讲些什么、怎么去讲,想着我准备的这些他们会不会感兴趣,备课的过程完全不会感觉枯燥。”享受备课的过程,也更加享受讲课的乐趣,带病依然坚持授课对于冯老师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学生们也许看不出来,课堂上条理清晰的冯老师,其实正带着阑尾炎的病痛在坚持授课,身体中注射了八十万单位的青霉素,他却沉迷于课堂之中。“一个老师应该是这样的,把全部身心投入进去,把上课当做享受。”
作为老师最重要的是什么?爱心?耐心?细心?恒心? 冯老师认为最重要的是责任心。在开放的大学里,冯老师坚持每节课让学生签到,并且绝不放任课上玩手机、睡觉的学生不管。“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这是对学生负责。”作为一个“问不倒”的老师,他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面对外国学生的提问,他会有理有据地为他们做出合理的解释。汉语中的很多表达连中国人自己都讲不出所以然,但冯老师不会以“这是中国人的说话习惯”为由敷衍搪塞,而是从专业的角度为学生一一讲解。
面对一群从零起点开始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冯老师不只是在课上让他们练习汉语交际,还经常创造实际的环境让他们多多开口说汉语。与留学生一起吃饭时,他有意让留学生自己点菜、与服务员协调,学生们虽然有些不熟练,但却能很快提高汉语水平;带学生们去爬长城,冯老师让他们练习用汉语买东西,与卖家讨价还价。在实践中学习,使得留学生们的汉语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赛场点江山 幕后诲门生
从事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多年的冯惟钢老师经常指导留学生们参加汉语比赛。京津冀留学生汉语辩论赛已经举行了六届,北语一直是常胜将军,一连拿下过六块金牌。冯老师是第三届到第六届的指导老师,带领学生们过关斩将。作为专业老师,冯老师考虑到学生的方方面面——语言水平、辩论技巧、心理素质等等,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冯老师便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因材施教。第六届比赛的半决赛中,辩论队抽到的题目是“alpha go的获胜证明/不能证明人工智能正在超越人脑”,发音问题难住了蒙古国的选手巴图萨娜。她的前后鼻音发音不标准,“证明”容易说成“阵明”,冯老师就给她“开小灶”,单独对她进行辅导,反复练习与纠正,赛场上字正腔圆的“证明”证明了老师的指导、学生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与留学生们接触久了,冯老师和他们不仅仅是师生,有时更像朋友。“他们很尊敬我,但是我们特别亲密。”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齐聚在小小的办公室里唇枪舌剑、拟定战术,冯老师将学生与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与他们探讨、演练,学生们也信任依赖这位专业而严谨的老师。
冯老师曾担任多届北京赛区汉语桥的评委,校内的各大语言类赛事也会请老师出席。赛前,冯老师会对参赛选手的情况加以了解以保证公平公正,他也会将所有的题目审核一遍,不理解的地方就去查字典翻资料,如果有错误的地方及时提醒主办方修改,不管自己是否进行点评,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学部举行的第六届人文知识竞赛决赛中,有一道题目中出现了一个生僻字,选手与其他评委们都不认识,而冯老师在赛前查阅了词典,从容地在赛场上解释道:“盉,古代温酒的铜制器具,形状像壶,有三条腿。”认真负责的态度可见一斑。
求学路萧索 本心始如初
“小学上实验二小,中学去四中、八中,大学考清华、北大,然后好好学习当科学家,为国家做贡献。”冯老师曾经这样规划自己的人生,然而在他11岁那年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被无情地淹没了,但是冯老师却从未放弃过学习。他谨记着“用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这句名言,从与别人的谈话中、从自己的所见所闻里,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各种知识。在那个知识荒芜的年代,冯老师努力学习新知识,利用一切知识来充实自己。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冯老师为了准备高考瘦了13公斤,白天要上班工作,晚上便挑灯夜战,累了困了就用凉水洗把脸,振奋精神继续战斗。
要做就做最棒的,这是冯老师一直坚持的理念。“一定要有自信,哪怕是盲目的呢,有了这种自信才能向更高的标准看齐。”他这样说。当同事们得知冯老师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获得了一级甲等证书时,开玩笑道:“你这个人事事都要争第一。”
父亲一直对冯老师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年轻时父亲带着他走上了教师路,成年后父亲依然是前方的引路人。冯老师的父亲在80多岁的时候患了中风,但老人家没有向病痛妥协,年事虽已高,但头脑却保持着清明。他默写了26本《离骚》,并将一本送给冯老师。父亲坚韧不拔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冯老师砥砺前行。“要抓住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冯老师坚定地说,“人可以坐享其成,但不能不劳而获。”
冯老师对音乐抱有极大的兴趣,认真如他,即使只是对待兴趣,也不愿仅仅停留在喜爱的表面。他自己学习了《和声学》等音乐知识,“虽然只是一知半解,但一直在坚持学习。欧洲的古典音乐、流派都了解得比一般人深入一些。”文革时期,他跟着邻居老师学习了手风琴,曾经在北语的歌咏比赛上为演出伴奏,京胡、笛子、圆号中西乐器老师也都能来上两段。
“要说做老师对我的影响,那便是让我更加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文明有礼,话语得体有度。交通繁忙的五道口经常有人无视交通法规,然而冯老师一家在通过路口时即使是在没有车的情况下,也会顶着骄阳等到绿灯亮起。“我是老师,学生们都在看着老师在做什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冯老师将“为人师表”四个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窗明几净的办公室,挤满安排的日程表,窗外不时传来几声鸟儿的啼鸣,阳光倾洒在冯老师身上,镀上一层温暖的光。这位坚持在教学岗位上的老师,燃其生命,照亮学生的前路。
冯惟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