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人物 -> 正文

真情浇筑,点亮希望之光——专访“第十一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获得者王丽媛

发布日期:2019-11-15  作者:本报记者 李坤 点击量:

一朵花之所以能够绽放,是因为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2019年是王丽媛扎根一线辅导员队伍的第八个年头。自2011年硕士毕业以来,她选择留在母校成为一名辅导员,这一干就是八个春夏秋冬。八年来,她用心思考并履行着辅导员的责任和使命,在辅导员岗位上默默奉献,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提供思想保障,带给同学们成长道路上最好的陪伴和支持。她相信,唯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唯有触碰他们内心最深刻的地方,满足他们尊重、认可、求知和发展的需要,才会在灵魂的深处被学生们打上信任的烙印。

深入一线,真情陪伴

辅导员处于基层一线,工作生活在学生之间,在领导和同事眼中,她是恪尽职守、孜孜不倦的“小蜜蜂”,只要涉及到学生的事情,她一定第一时间到位、全力付出。第一次医院陪护学生,夜晚10点,一名学生急性阑尾炎有穿孔危险需马上手术,家人无法及时赶到,她第一时间联系学生家长,带领班级学生干部在医院陪护。手术室外,她默默守护着,“一直在手术室外面祈祷手术顺利,学生一切平安”。当手术室大门打开,医生推着学生的病床走出来的那一刻,看着学生苍白的面庞冲着她眨了眨眼睛,她的那颗揪着的心终于踏实下来。

在学生们眼中,她是一名精力充沛、阳光热情的知心姐姐。她关注贫困生问题,每学期初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统计、建档,多方面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她还通过各种渠道为他们寻找勤助岗位,推荐兼职实习。她关心学生心理问题,通过个人谈心谈话,及时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她以真心的奉献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提供思想保障,以兢兢业业的开拓和精细化的指导为同学们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辅导员需要关注每一名学生,需要为每一个学生‘操心’。当学生毕业后,每每收到来自毕业生或学生家长发来的感谢信的那一刻,每每节假日收到毕业生发来祝福信息的那一刻,内心幸福得像一朵盛开的花。”

搭建平台,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很重要。”她充分调动学生骨干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为学生搭建了提升锻炼个人能力的机会与平台。在她的组织和带领下,团总支学生会的学生干部举办了国际口笔译大赛、语音语调大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校友沙龙等学术及实践活动,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与提高。特别是学院的品牌活动国际口笔译大赛,更是受到海内外各高校、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广泛关注。从第一届的仅有院内学生参与发展到 2018年第七届,吸引了包括英、美、法、加、澳等12个国家及地区在内的525所高校学生报名,共计12207人次,她和学院的老师同学们用心打造的品牌活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大赛不仅为中英法三语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凝聚成一场全世界众多译者欢聚的盛宴。

除了积极开展各类学术活动以外,她鼓励学生将专业所学与社会所需紧密结合,为社会服务,在实践中前行。在她的组织和带领下,学生们奔赴湖南湘西开展“溯源梦想少数民族文化体验公益夏令营”,以文化传承为核心,激发少数民族青少年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拓展孩子们的国际视野。她带领暑期实践队伍奔赴山东高密开展“翻寻探密”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对当地的民间艺术“高密三绝”进行实地走访和亲身体验,团队将所见所闻整理成文字翻译成英语,并全程拍摄录制,制作成视频短片,“希望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同时能够为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献一份微薄之力。”她带领的社会实践团队也多次荣获市级、校级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及优秀实践成果奖,她本人也荣获市级、校级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

家国情怀,时代责任

在王丽媛看来,老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情系祖国,勇于时代担当。她组织学生开展“畅谈初心,不辱使命,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的主题学习活动,与党员同学一起学习总书记的讲话,观看《厉害了,我的国》记录片,围绕十九大精神的三个关键词“新时代”“新思想”和“新目标”展开讨论,畅所欲言交流思想;开展“找准时代定位,勇担青年责任”学习讨论会上,通过组织同学们研读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青年群体的系列讲话选段,从时代呼唤与国际局势两个角度明晰了青年群体所应怀有的理想信念及责任担当。

她组织党支部同学与北京西城外国语学校开展红色“1+1”共建活动,举办“法语经验交流会”和“今天我是大学生”活动,两校师生相互交流学习,既帮助西外学生解决了学习方面的难点,也使学院学生巩固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了同学们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她的指导和带领下,党支部的同学们与北京市海淀区莎利文康复中心举行了系列爱心交流活动。通过与孩子们的游戏互动、手工创作、知识问答等,丰富了听障儿童的课余生活,培养了党员同学们关怀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意识。她带着党支部的同学将孩子们的手工、绘画作品收集起来带回举行义卖和捐赠活动,号召全校师生将手中多余的书籍、衣物和文具等孩子们需要的物品捐献出来,用以改善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得到了学校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当她把大量的捐赠书籍、物品和善款亲手交到莎利文康复中心的负责人手中时,捧着捐赠证书,她的心里暖暖的。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并影响着每一个学生。

科学指导,分段教育

多年来的工作经历,王丽媛认为辅导员不能简单地把自己定位于管理者或服务者,而是要努力成为学生工作的“专家”,成为“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规划师”,要把握学生工作的动态发展规律,开展分阶段的教育。大一阶段,适应环境、转变角色、调整心态是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她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人际交往指导以及职业生涯的规划等方面入手,开展谈心谈话、班团建设、学长学姐经验交流等活动,提高同学们的适应能力和对大学教育的认同感,使同学们尽快融入集体,适应大学生活。大二、大三是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进行自我规划和定位的阶段,她积极鼓励学生在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找准兴趣点,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增强综合能力。大四阶段,学生面临毕业论文和确定毕业去向的两大难关,她深入调研,充分了解学生的毕业意向,开展就业指导系列讲座及经验交流会,为同学们提供指导和服务。

她广泛从各个渠道搜集实习就业信息,及时传达给毕业生。将就业工作融入学生的日常管理,凭借角色优势,掌握需要就业帮扶的学生信息,帮助他们摆脱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经济、生活、心理、学习上的困难。


做学生工作已近八年,问及王丽媛一路走来的感受,她说:“我的工作非常平凡,每天都在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小事,然而这一件件小事,却联系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联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我相信,我的努力像一盏灯,纵然不能带来满世界的光明,但足以点亮希望!”

真诚、严谨,投入、敬业,这就是王丽媛给人的印象。她用智慧、真心和热情,努力用自己的心光去点亮学生的心光。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