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和27日,关西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在中宫校区ICC成功举办了主题为“中国扇面书画”的中国文化讲座和体验活动。

认真地作画

可爱的熊猫
在5月20日的讲座上,志愿者老师首先介绍了中国扇的历史和分类。中国扇先后经历了礼仪用品、纳凉用具、艺术载体的过程。按照形制,中国扇可以分为柄扇和折扇两种。柄扇在中国历史十分悠久,折扇则从明清时代开始成为了文人情趣品位的象征。接着,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一边欣赏名家扇面及熊猫、金鱼、小鸡、鸟类等动物的扇面,一边进行点评回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在了解了中国扇面书画的基本知识后,大家开始进行构思和设计。孔子学院为大家提供了两种空白扇子——折扇和团扇。学员们聚精会神,手执毛笔,时而认真思索,时而细细描画。

仔细地讲解

合影
5月27日,在老师介绍了扇画的一些上色技巧后,大家开始在扇面上进行实际创作。可爱呆萌的熊猫、玩弄毛球的小猫、空中翱翔的飞鸟、自在啄米的小鸡……种种形象跃然纸上。绘画完成之后,大家还不忘题上自己喜欢的诗句。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大家都顺利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设计出了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独一无二的中国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