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新闻网10月6日电(通讯员 杨淑兰 摄影 杨淑兰 张奥京)当地时间9月29日,德国波恩孔子学院在波恩大学成功举办“健康从东方来:歌德的‘士大夫’形象与欧洲的自我矮化”专题讲座。本次活动邀请著名汉学家施寒微教授(Prof. Dr. Helwig Schmidt-Glintzer)和前外交官、洪堡基金会前秘书长曼弗雷德·奥斯滕博士(Dr. Manfred Osten)担任主讲嘉宾,德国历史博物馆前馆长、德国前文化部副部长赫尔曼·舍费尔(Hermann Schäfer)教授主持活动。

波恩孔院李玮老师开场致词
舍费尔教授在开幕词中向到场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以歌德自比“士大夫”的轶事为切入点,引出讲座的核心议题。他详细介绍了两位主讲教授的学术背景与研究专长。

舍费尔教授介绍两位主讲人
施寒微教授系统阐述了歌德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特别是对中国教育制度和文人官僚体系的赞赏。他指出,歌德将中国视为“疗愈性的文化典范”,并以此作为参照,表达了对当时欧洲现代化进程中精神困境的忧虑。

施寒微教授发表引言
奥斯滕博士从历史意识角度出发,分析了当代欧洲在全球格局中的“自我矮化”现象。他强调中国正从“模仿者”转变为“创新者”,呼吁中欧建立“轴心式”合作关系,避免陷入对抗逻辑。

奥斯滕博士主讲
在对话环节,两位主讲人聚焦中欧关系的历史深度与现实挑战。施寒微教授强调中欧合作应建立在“法律安全感”与可预期性基础上;奥斯滕博士则从全球南方视角出发,指出欧洲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合作方案。

对谈环节
自由提问环节气氛热烈,观众围绕欧洲角色定位、中国崛起与中欧文化教育合作等话题与主讲嘉宾展开深入讨论。

自由提问环节
此次讲座通过重温歌德的中国观,为审视当代中欧关系提供了深远的历史镜鉴。活动不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其引发的思想共鸣与深度探讨,更为促进双方的相互理解与未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编辑:吕美凝
审校:陈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