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新闻网10月1日电(通讯员 孙洋洋 摄影员 孙洋洋)9月25日,一场题为“中国气象服务事业的发展”的专题讲座在哈瓦那大学孔子学院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古巴技术与应用科学高等学院(Instituto Superior de Tecnologías y Ciencias Aplicadas, InSTEC)航空气象学助理教授胡安·阿永·阿方索(Juan Ayón Alfonso)主讲,吸引了哈瓦那大学师生、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讲座系统回顾了中国气象局(CMA)自1949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重点展示了从国家级气象预报中心成长为由世界气象组织(WMO)指定的亚洲区域专责气象中心(RSMC)的卓越成就。阿永教授通过详实的数据和实例,介绍了中国三级数值预报系统的建立过程,特别是在核心数值天气预报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与独立发展。

讲座还详细阐述了中国气象服务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包括农业、能源、交通、航空、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及应急响应等。中国通过“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成功发射,构建了强大的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不仅为本国提供服务,还为全球气象监测、防灾减灾和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阿永教授特别提到,中国近年来在空间天气预警、沙尘暴监测等前沿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在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上的显著提升,为全球气象科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还展望了未来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方向,包括先进探测技术、数值天气预报和卫星系统验证的深入研究,并强调这些技术将为气候变化研究及国际合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在讲座后的提问环节,现场听众反响热烈,围绕气象数据共享、气候变化对加勒比地区的影响等共同关心的话题与主讲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浓厚的学术氛围与频繁的互动体现了本次讲座的成功与价值。

此次讲座不仅是一次高水平的科学知识分享,也为古巴师生了解中国气象事业的现代化进程和科技实力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同时展示了中古两国在气象领域合作的潜力与前景。
编辑:吕美凝
审校:陈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