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天地 -> 正文

常亚光:诗意栖居,悠然行吟——专访人文知识竞赛优秀选手常亚光

发布日期:2012-06-01  作者:人文学院 点击量:

在“北京语言大学第二届人文知识竞赛”决赛进入倒计时的日子里,选手们近一个月的辛勤耕耘即将在舞台上绽放光芒。参赛队伍都用自己的才情学识,满怀热忱地为着525日的那场战斗而拼搏着。

曾经,也有那样的一群人为了人文知识竞赛夜以继日地辛苦付出,是他们让人文赛熠熠生辉,同样人文赛也让他们闪闪发光。他们是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知识竞赛的领路人。带着好奇与探究的心情,让我们走进这位曾经连续参加两届北京市人文知识竞赛的优秀选手——常亚光。

爱读书,热衷于广泛涉猎和汲取各个领域的知识;爱写作,对古典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颇有研究;爱思考,对“需要动脑筋”的游戏更有兴趣·······

他不是迂腐的“书虫”,也不是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的“文艺青年”;他是栖迟诗社的上任社长,人文知识竞赛达人。他就是09级汉语言一班的常亚光。

结缘·人文·竞赛

参加人文知识竞赛于他而言,某些程度上更近似于一种机缘巧合。“我在大一时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知识竞赛,所以错过了一次参与的机会。第二年还是别人通知我的。”

然而面对包罗万象,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史、哲、艺等各个领域的海量知识,若是素无积累,没有金刚钻又岂能揽得下这瓷器活儿?

“如果等到要参加竞赛才想起去看书、做准备,那肯定是来不及的,主要还是靠平时的积累储备。”

长期对古典文学有着浓厚兴趣的他,在这方面早已有了层层积淀和深厚的底蕴,无需更多的临阵磨枪死记硬背,对答如流落笔成章自然也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他表示,参加这个竞赛其实相对而言还是挺惬意的,虽然也有压力,但毕竟是自己喜欢的事,总会怀着忐忑和希望去努力。这或许正验证了那句古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别人看来也许是严肃紧张的一件事,于他却是那般乐在其中。

乐趣·叹惋·感悟

这当中最大的乐趣,也许莫过于和一群志同道合的队友们在一起了吧!“那时大家经常会聚到一起讨论问题、排练(人文演绎题)什么的,都特别有意思,有一种寓学于乐的氛围。竞赛结束了还觉得挺伤感的,毕竟之后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让大家这么玩了。”

当年的一队在北京市半决赛的六支队伍里排名第四,仅以0.2分之差最终与决赛擦肩而过。“多少还是觉得不甘心的,毕竟如果哪里再能多答对一道题,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他略带惋惜地说。

“到底还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吧。可能从一个小的范围来看,比如就在本校,自己的水平是挺不错的;但是到了市里的比赛场上,各路高手云集,自身的一些差距和不足就显露出来了。比如有时会出现特别偏僻冷门的一些人名或作品,感觉基本没什么印象的,但是清华那边就有人能答得上来。”

不过在遗憾之余,他对所谓“学无止境”的感触也更深了一层。“我个人比较主张多去其他学校听听课,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校外活动,多和与一些有相同志趣的人交流,也不必太顾虑自己水平的局限。这对拓宽视野、提升自我都是很有好处的。”

诗风·词韵·雅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此深厚的功力,自然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儿时的他就比身边的同龄人更内敛好静些,“不怎么像其他孩子整天在外面跑来跑去,打打闹闹,更喜欢自己在家里看些书。”至于他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又是从何处发端,那可就说来话长了。

“初中的时候随手写过一首诗,虽然现在看来是很不成样子的,但是当时老师还特别鼓励,以后对这方面的兴趣就逐渐培养起来了。”古诗词里他最喜欢唐诗的歌行(古体诗),喜欢李长吉《金铜仙人辞汉歌》“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的凄清悠远和卢照邻《长安古意》“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唯见青松在”繁华散尽的苍凉落寞;最常写的也是歌行,因为比起格律诗严谨的平仄限制让人有更多随性自由发挥的空间,更适合于寄情抒怀。当年知识竞赛无缘决赛,他就曾作过一首《捧茶》:“黯淡孤灯静,青空月影长。枝有相思鸟。声声催故乡·······”

写诗,这一般人看似有些遥远的“阳春白雪”,却已然成为他最自然的一种抒发情感,记录生活的方式,除了诗,他还尝试着写小说,“不过感觉写小说比写诗难多了,很大程度上可能还是生活阅历不够吧。譬如要描写边疆的一场战争,但是自己既没见识过边塞的风物景象也没亲历过战争, 凭空编造是很难写的好的。再者写小说的时间周期长,又要思路连贯一气呵成,很可能出去吃顿饭,回头就发现接不下去了。”

吟诗作赋之余,他也爱下棋,爱听琴听箫,爱在读《诗经》时信笔临摹书中的插图,也爱和诗社里的朋友们玩 “三国杀”。“谁输了就要表演朗诵节目或者做诗什么的。”他笑着说。连最流行最有现代气息的桌游都能玩得如此风雅有趣,让人不禁由衷折服。

儒雅·悠然·文士

他所喜爱的消遣似乎无一例外都透着浓浓古韵,一如其人,被诗书熏陶浸润得犹如旧时的文士才子,言行间自有一派儒雅高华的气度。

诗意栖居,悠然行吟,在文学与知识的汪洋中泛舟听雨,把酒临风。或许,这正是他所追求的生活方式和境界。

记者手记:

在采访常亚光学长时,由于我们约定采访的地点是在餐饮楼一层,谈笑间竟忘却了时间,忽然大厅的灯全部熄灭,而我们更是相谈甚欢,此时的我正在焦急地想着如何在夜色下记下学长的精彩言论,就见学长从容地拿出手机,用手电筒模式来给我照明。明亮的光束打在我的笔记本上,我心中顿时涌动着暖意。而他依旧耐心的回答我的问题, 正是这样一个不经意的举动,让我觉得好贴心!

我本认为现在热爱文学的人大多是孤傲和不羁的,而常亚光学长给我留下的印象却是谦和内敛,性情儒雅。或许,这正是人文知识竞赛所要传递出的那份人文精神,人文情怀吧。用最真挚的情感,用最真诚的才情,描绘最精彩的人文竞赛。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