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品古韵 话青春——中非青年夏令营系列活动昆曲晚会在北语惊艳落幕

发布时间:2018-08-26  新闻来源:孔院事业部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8月22日,由北方昆曲剧团带来的《牡丹亭·游园惊梦》、《昭君出塞》惊艳亮相北语讲堂。来自中非青年夏令营的300名中非学生屏气凝神,随着台上昆曲演员的一招一式、一字一句,共同感受昆曲经久不衰的魅力。

牡丹亭1

牡丹亭

昆曲也叫昆剧、昆腔,发源于苏州昆山一带,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形式之一,有“百戏之母”之称。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时光如刃,数百年传承,昆曲《牡丹亭》、《昭君出塞》长盛不衰。

在北语礼堂内,台下的中非观众沉浸在《牡丹亭》剧中主人公杜丽娘和柳梦梅亦真亦幻的爱情故事中,共同感受昆曲艺术的春之芬芳和至美境界。

牡丹亭2

牡丹亭

在《昭君出塞》一曲中,昆曲演员不仅用优美的唱腔惊艳全场,还在一动一静中展示了高难度的戏曲动作,令观众感受到了昆曲这一古老的艺术的极致之处。精彩的昆曲表演受到了中非青年们的热烈追捧,活动结束后,中非夏令营的营员们还模仿起了昆曲中的舞台动作。

昭君出塞1

昭君出塞

2018年9月3日至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于北京举行,奏响中非人民心手相连亲如一家的新旋律。8月22日,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主办,北京语言大学承办的“中非情·青年志”中非青年夏令营活动圆满落下了帷幕。作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预热节目,中非青年夏令营不仅精心打造了中非青年文化研修项目,还推出了中非青年嘉年华活动,在交往中搭建中非青年友谊的桥梁,在参观名胜古迹中令中非青年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此次昆曲演出充分体现出中非青年夏令营全面性和多元化特点,通过艺术之美深化中非人民的相知相亲,推动中非友好永续推进、薪火相传。

昭君出塞2

昭君出塞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