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心怀中非情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非夏令营嘉年华活动暨中非青年夏令营在北语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18-08-26  新闻来源:孔院事业部 

8月22日上午,中非青年夏令营嘉年华在北京语言大学拉开帷幕。来自非洲22个国家和中国10所高校青年们用热情的舞步、欢乐的歌声点燃了北语校园。中非嘉年华活动是中非青年夏令营的配套活动,包括中非青年行、中非文化体验、中非艺术表演等内容。活动现场不仅有非洲热烈的异域风情,还设有中华传统文化体验区,中非青年用灿烂的笑脸点亮了中非青年夏令营嘉年华活动现场,用友谊搭成了中非交往的桥梁。

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张宝钧教授致辞

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张宝钧教授致辞

8月22日下午,“中非情·青年志”中非青年夏令营暨嘉年华闭幕式在北京语言大学逸夫体育馆隆重举行。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副馆长(公使)GENET TESHOME JIRRU,肯尼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教育参赞REUBEN A.P. KIPTURGO及夫人DOROTHY SAINA,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张宝钧、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党总支书记迟兰英,北京语言大学孔子与儒家文化研究所所长、光明文学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方铭,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分党委副书记梁清,北京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事业部/孔子学院教师培训中心主任陈丽霞,北京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事业部/孔子学院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邱萍,北京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事业部/孔子学院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田鑫共同参与了此次闭幕式。

肯尼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教育参赞REUBEN A.P. KIPTURGO先生致辞

肯尼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教育参赞REUBEN A.P. KIPTURGO先生致辞

手牵手,心飞扬:中非青年共绘风景

上午十点,中非青年夏令营嘉年华队伍正式开始巡游。来自非洲22个国家、不同民族的非洲青年们身着样式各异的传统服饰,用舞蹈、手鼓在梧桐大道上展示着本民族的多彩文化。鲜艳的裙摆与道路两旁飘扬的各国国旗遥相呼应,参加巡游的观众纷纷拍照留念。

嘉年华节目表演1

嘉年华节目表演

嘉年华节目表演6

嘉年华节目表演

在中非青年行巡游队伍中,非洲学子们有的即兴跳起了民族舞,有的兴奋地向观众展示起国旗,还有的唱起了中文歌曲《大中华》,用青春的活力与热情为初秋的北语带来了一道灿烂的风景线。来自坦桑尼亚的学生彼得兴奋地说起了参加嘉年华巡游的体会,“一开始表演的时候,我感到很紧张。但是活动开始后,我们马上就融入到了这个巡游会的氛围中。”来自浙江师范大学的张笑贞老师参与到了莫桑比克国的队伍中,与非洲同学一起跳起了舞。张笑贞老师说道,舞蹈无国界,音乐无国界。此次中非青年夏令营用文化和艺术为中国青年与非洲青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它将促进中非两国更加紧密的合作与交流。

嘉年华巡游6

嘉年华巡游

嘉年华巡游5

嘉年华巡游

九州舞动,同游非洲:中非青年嘉年华现场火爆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经济、贸易之路,同时也是一条文化、友谊之路。文化的交流将使中非两国民心的相通、促使中非两国构建更加和谐的多元文化。此次嘉年华的文艺演出汇集了非洲与中国的传统与现代艺术的精华,为观众们带来了一顿饕餮艺术盛宴。

嘉年华现场图

嘉年华现场图

在中非青年夏令营嘉年华现场,三百位中非青年通过精心布置的展位,向观众展示从自己国家带来的传统手工品以及传统服装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现场设置了中华文化体验区、非洲文化体验区,汇聚了中非美食、中华传统艺术、中非两国民族舞蹈与动听悠扬的中非乐曲。

非洲展位

非洲展位

在非洲文化展区,来自赤道几内亚的青年学生带来了用果核做棋子的传统非洲游戏agon、尼日利亚的同学向游客讲解了木制手工的民族首饰,莫桑比克展区充满非洲风情的木雕牢牢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还有不少观众现场体验了苏丹的henna新娘身体彩绘。在中华文化体验区,老师们用中国的蜡染服饰、惟妙惟肖的草编蚂蚱、精美的手绘灯笼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中非夏令营嘉年华的活动现场,前来参观的观众纷纷与展区的中非青年交流,了解非洲独特的传统工艺品、传统服饰、饮食文化,体验了非洲,与非洲青年畅聊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不少非洲青年还纷纷来到中华文化展区,与展区工作人员亲密互动,亲身体验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中国糖画、草编艺术、蜡染技术、活字印刷、传统服饰等。在活字印刷展区,一位非洲学子兴奋地向工作人员说道,“我知道,这个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不少非洲青年还即兴背起来曾经在孔子学院课堂学过的《静夜思》、《春晓》等诗词。

嘉年华节目表演3

嘉年华节目表演

嘉年华节目表演2

嘉年华节目表演

中非青年夏令营嘉年华活动不仅是一场中非文化的狂欢,更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文化盛宴。在中非青年嘉年华现场,来自卢旺达的青年学子用欢快的舞蹈点燃了全场,来自浙师大的同学与中国舞者更是以《粉墨》、《爱莲说》和《但愿人长久》等中国古典舞带领观众走进中国文化的诗情画意。活动现场还有非洲青年带来的太极拳表演、来自莫桑比克的学生带来的女声独唱 《春暖花开》、《月亮代表我的心》,来自喀麦隆青年更是用服装秀一展本国风情。中国志愿者陈烨说道,这次嘉年华活动可以增进中非两国青年人的交流,非洲的朋友可以通过中国展区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通过这次活动他认识了很多非洲朋友,并买了一顶莫桑比克展台的帽子留作纪念。来自喀麦隆的学子欧若拉也分享了参与嘉年华的感受,欧若拉说我们桌子上的物品代表了喀麦隆的文化,但我们还在旁边挂上一面中国国旗。我希望中国文化和喀麦隆文化可以相互交融,中喀友谊能够地久天长。

促发展、话合作:中非友谊情长流

2018年8月22日,中非青年夏令营在北京语言大学落下帷幕。闭幕式在依依不舍的气氛中开场,中国专业的舞蹈表演者为观众们献上了精彩的中国古典舞《飞天》,观众们都沉浸在表演者优美动人的舞姿中。接下来厦门大学营员的琵琶独奏《十面埋伏》更是吸引了现场观众的注意力,大家都聚精会神,不愿错过每一个动听的音符。最后由非洲营员为大家带来的阿卡贝拉无伴奏合唱《请把你的歌,带回我的家》更是把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营员们用标准的汉语、和谐动听的和声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

闭幕式热场节目

闭幕式热场节目

营员代表苏丹孔子学院ALAA ELDAW ALI BAKHIT同学首先畅谈起参加中非夏令营的感受,她表示“中国”这两个字,对她而言具有十分特别的意义。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中苏友谊更是源远流长。她感谢本次中非青年夏令营给她来中国亲自体验中国文化,感受中国人民友好传统的机会,她祝福中非友谊能像黄河与尼罗河——中非各自的母亲河一样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带队教师代表天津师范大学冯元老师发言

带队教师代表天津师范大学冯元老师发言

带队教师代表天津师范大学冯元老师向提供本次交流和学习机会的孔子学院总部和北京语言大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她表示,营员们在本次交流活动中感受了中华文化的厚重与现代中国飞速的发展。通过中非青年夏令营,中非洲营员们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冯老师说道,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在中非合作论坛召开之际,本次中非青年夏令营取得了圆满成功,愿中非青年携手共进,为中非未来的发展共同努力。

肯尼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教育参赞REUBEN A.P. KIPTURGO先生在致辞中表示,中非青年夏令营的召开正逢中国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使非洲获益。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下,非洲大陆上建立了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肯尼亚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已经53年了,在过去的40年之中,两国关系不断深化,建立了多方面的合作关系。两国之间也签署了很多协议,包括孔子学院和外交部组织的肯尼亚和中国青年交流活动。孔子学院通过中非青年夏令营为中非青年了解互通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将会促进中非了解彼此的文化多样性,增进互相理解。

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张宝钧教授表示虽然夏令营时间很短,但是大家彼此的友谊得到了深化,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未来我们还要将中非友谊延续下去。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友谊源远流长,在我们国家最贫穷落后的时代,就已经结下了兄弟般的深情。在未来的岁月里,无论中国发展成什么样子,非洲国家仍然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我们有相似的记忆,相似的历史。中国要和非洲国家一起,推动公平正义在全球的实现。非洲的年轻人朝气蓬勃,非常有才华,学习中文的热情也令人感动。北京语言大学将会全力支持这些好学上进的非洲学子学习中文。最后张宝钧副校长呼吁,让我们心怀中非情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场掌声雷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证书颁发环节

证书颁发环节

仪式的最后,现场嘉宾为营员们颁发结业证书。营员们洋溢着青春的笑容依次登台,与老师们热情合影。相聚的时间总是太短,但大家都满载收获。中非青年定会怀揣着本次中非青年夏令营美好的回忆,各自为了彼此的梦想而奋斗。再相聚时,必已是硕果累累。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于9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特别指出,本次北京峰会将重点关注中非青年群体的友好交往,将使中非友好合作永续推进、薪火相传。作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预热活动,中非青年夏令营将为促进中非文化层面上的密切交往贡献力量,并为坚如磐石的中非友谊注入新的活力。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