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5日上午,2017-2018年度本科招生工作会议在综合楼909召开。校长刘利出席会议并讲话,刘伟副书记、马贵生副书记、校长助理张旺喜、张宝钧,学生处、教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党委宣传部、后勤服务集团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各本科教学单位负责人以及师生和校友代表等30余位招生委员会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刘伟副书记主持。

刘校长肯定了2016-2017学年本科招生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绩,并对学校本科录取分数连续五年保持稳步上涨态势表示祝贺。刘校长就做好下一阶段招生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提高站位,研判形势,充分认识招生工作所处的时代背景。招生就业工作与国家的宏观战略、社会形势、高校竞争、本校校情都有密切关系。我们要充分认识国情、社情、校情,抓住学校当前的主要矛盾,科学设定发展的优先级,合理配置学校资源。按照“保运行,保发展,保重点”的原则,聚焦北语的发展。在招生、培养、就业的人才培养链条中,以培养和就业倒逼招生,积极创新工作思路。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改革,主动推进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积极研究推动建立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的评价机制。二是要开拓创新,积极应对,认真做好新时期的招生工作。要落实招生工作的责任制,把学部(院)等培养单位作为招生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把教授、名师、学生、校友、社会各界力量凝聚起来,共同形成招生工作合力,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做到“院校两级协作,党政齐抓共管,全员关注参与 ”;要明确全过程、全环节的工作思路,把招生、培养、就业联系起来思考,注重人才培养,积极探索学分制;要加强招生政策研究,准确把握国家和各个省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动向,探索符合北语校情的选材模式和人才评价机制。三是要整合资源,开拓渠道,切实做好宣传工作。要加强生源基地建设,主动开展宣传攻势。在宣传内容上,要立足国家大外交战略,在宣传手段上,充分利用新媒体和网络媒体,在宣传渠道上,要与各省市教育厅、教育局、重点中学建立联系,开拓宣传渠道;此外,要积极动员各地校友力量,鼓励校友树立宣传意识,充分发挥校友的作用。最后,刘校长鼓励大家广开思路,扎实工作,苦练内功,做好宣传,齐心协力,力争北语招生工作再创新佳绩。

刘伟副书记讲话中指出,学校高度重视招生工作,为了开好本次会议,刘利校长先后召集两次预备会和两次住宿问题专题办公会。招生就业办公室要落实好刘校长讲话要求,认真梳理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协调好各学部(院)力量,共同做好2018年招生工作。
马贵生副书记指出,招生工作至关重要,招生工作人员要满怀信心开展招生宣传。要挖掘北语的特色和优势,多从学生、家长、校友的角度来考虑,让招生宣传更有人情味;学校层面要加强宣传工作顶层设计,整合力量推动招生工作的发展。
校长助理张旺喜表示,招生工作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下一步,学校将逐步深化专业改革,推进大类培养。招生工作要积极应对挑战,发掘优势,寻求突破点。要牢牢把握住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习近平外交思想核心,深化北语国际化的内涵,推动北语新发展。
校友代表、现任华文学院教务处处长、1984级对外汉语专业张树权以及新华社国际部西文编辑室副主任、1998级西班牙语专业赵晖,分别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从就业的角度对我校招生工作提出了建议。教师代表、外国语学部应用外语学院院长陆薇、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烈英以及两位学生代表也分别从老师和学生的角度为招生工作建言献策。
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武玉洲汇报了我校2016-2017学年招生工作,分析了当前我校招生工作面临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思路,并对2018年招生计划做了说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刘贵龙汇报了大类招生试点工作思路和进展情况。委员会成员审议了招生工作总结、2018年招生计划,并就如何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做好招生宣传工作进行了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