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事会现场
1月5日下午,北京语言大学支持中小学发展合作办学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综合楼909会议室召开。会议的主题是“总结过去,谋划未来,加强交流,凝聚共识,继续前行”。
刘利校长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词,刘伟副书记做总结讲话,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张彦祥出席会议并讲话。学校办公室、校工会、学生处、教务处、研究生院、财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汉语国际教育学部、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外国语学部、培训学院、出版社、北京法语联盟等单位领导和教师约5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北语“高支附”项目负责人展明锋主持。

刘利校长致欢迎词
刘利校长致欢迎词。他感谢北京市教委、海淀区委、区政府长期以来对北京语言大学各个方面工作的支持帮助,感谢海淀区教委在北京语言大学和三所中小学合作过程中给予的具体指导。他说,多年来,北京语言大学和石油附中、石油附小以及实验三小进行了友好合作,这三所学校为北语教职工子弟的入学和教育提供了很多便利与帮助。北京语言大学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多方资源,尽可能的为三所学校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包括国际化方面给予支持。他指出,面向未来,北京语言大学将结合双方的实际需求,支持三所学校的办学,加强合作,巩固友谊,进一步提升中小学办学内涵、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知名度。

刘伟副书记讲话
刘伟副书记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一是感谢。感谢上级领导、兄弟友邻单位和三所中小学长期以来对北语工作的支持,感谢学校办公室的组织协调和校内各单位的支持配合,正是由于大家的积极参与和辛勤付出,北语支持中小学建设项目才能够取得今天丰硕的成果。二是责任。北语要切实帮助三所中小学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将三所中小学办成让师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品牌学校。北语将统筹协调校内外各项办学资源,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突出北语的国际化特色,做好项目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三是希望。希望区教委、街道、学区和兄弟高校能够一如既往的给予北语更多的支持,希望三所中小学在帮助北语教职工子弟入学和教育问题上有更大的力度。

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张彦祥讲话
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张彦祥充分肯定了三年来北语支持中小学工作取得的成绩。他说,项目启动以来,北语在加强与对口支持学校的联系与落实方面,显现出组织到位、按需支持、主动沟通、整体规划的推进策略。三所中小学普遍认为北语的支持给学校带来积极变化,学校办学理念和品质、育人水平和质量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中小学领导、教师和学生对项目的认同度也相对较高。他表示,北语牵头成立学院路学区高校支持中小学项目协作组,把学院路学区的中小学都纳入进来,这是创新的一大举措,区教委也将会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北京法语联盟法方校长卢思和发言
北语“高支附”项目负责人展明锋汇报了项目2014-2017年开展情况及2018年工作计划。项目围绕两个关键词即协同创新和合作共赢,其中合作共赢是项目理念,协同创新是工作举措,多方受益是最终结果。项目组整合校内外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融入学校中心工作,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时,项目高起点、高站位、高立意,努力把项目打造成一个多功能平台,争取能够为增加区域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升中小学办学水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贡献力量,能够为北语的人才培养提供教学实践基地,能够为北语的中文和外语两大优势学科涉足基础教育领域搭建平台。

理事会现场
石油附中校长孙玉柱、石油附小校长肖英、实验三小校长刘海忠先后发言,回顾了北语支持中小学建设项目三年来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成绩,充分肯定了北语为三所中小学的文化建设、课程建设、教师培训等给予的帮助,赞扬了北语和三所中小学在相互合作中结下的深厚友谊,并就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的建议与措施。
在与会人员交流研讨环节,北京法语联盟法方校长Thierry Lasserre(卢思和)和中方校长包月红回顾了本学期与项目组合作在两所小学举办文化艺术活动的成功经验,表达了与项目组继续合作开设法语语言与文化课程的意愿。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林伟副教授代表北京高校“高支附”联盟发言,肯定了北语牵头组建学院路学区高校协作组这一做法,突破了原有支持中点对点的模式,而形成了面对面的格局,这一做法具有创新意义。
出席会议的还有海淀区教委基教一科科长赵霞、学院路街道武装部部长方山巍、学院路学区管理中心主任杨宝华、北京石油学院附属中学校长孙玉柱、书记李海容、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校长肖英、书记郭红霞、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校长刘海忠,以及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友邻高校支持中小学项目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