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8日晚,形势政策报告会在逸夫报告厅顺利举行。校团委邀请了社科学院贾烈英副教授针对中日关系和钓鱼岛争端问题做了主题报告,此外本次报告会得到了校党委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
校团委书记舒三红首先介绍了近期北京高校针对钓鱼岛问题的反应情况,倡导同学们从两个方面理性考虑,首先同学们应当牢记历史,认清形势;其次同学们也要思考怎样才能理性地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怎样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优秀大学生。
贾烈英老师为同学们做了题为“中日关系和钓鱼岛问题”的形势政策报告会。贾老师首先为同学们展示了近期国内游行的相关图片,让同学们对近况有了直观感受。之后贾老师细致介绍了日本的相关情况,包括历史、政治制度、宪法、以及国内政治局势。
贾老师提出,虽然日本一直在“唱衰”自己,但实际上日本的国家实力仍然很强。无论在经济还是科技领域,都属于强国之列。特别是近年来自卫队向自卫军转化,军事实力更是不断攀升。但同时,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日本崛起之后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给予了很大帮助,提供了科技、经济多方面的援助。可以说,中国的快速发展,日本有一定贡献。
中日关系之所以特殊,与日本的历史息息相关。贾老师介绍了日本从落后到学习再到强大最终走上膨胀这条不归路,并分析了日本的民族特点。贾老师认为,两国力量的对比变迁是日本采取今天行为的原因之一,同时国内复杂的政治形势也迫使日本对钓鱼岛问题采取较为激进的措施。外部环境,尤其是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地区,让日本有了与中国“分庭抗礼”的错觉。日本提出钓鱼岛“国有化”的三步走战略,中方已经提出了应对策略,相信政府有足够的智慧解决问题。
最后,贾老师与同学们就“北语人如何看待争端”进行了交流。我校作为一所国际型大学,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北语学子应该做到理性爱国,有礼有节地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