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育桃李 晚霞满天

发布日期:2012-08-23  作者:李琰 点击量:

  

  杨惠元教授教了一辈子书,主要研究方向是课程与教学论、对外汉语教学论、第二语言速成教学和技能教学,著有《听力训练81法》、《汉语听力说话教学法》、《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对外汉语听说教学十四讲》等,曾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对外汉语教学优秀教师、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

  工作讲分配,机缘难自弃

  谈到40年前走上对外汉语教学这条路,杨老师说,其实当初并非自己的选择,更像一种缘分。当时实行的是一周6天工作制,杨老师每周周一早上来到学校,周六晚上才离开,一周吃住在学校。上午给学生上课,下午辅导学生自习,晚上还要到学生宿舍里去进行单独辅导。就是在这样高强度的教学实践中,在零基础上,他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教学经验,总结出独到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

  如今,杨惠元老师已经出版了多部有关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学术著作,是当之无愧的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专家。他非常善于把一些零碎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整理成系统的理论,比如“微技能”教学法。他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理论指导,把汉语学习总结成一个层级系统。汉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其中“听”一项,杨老师就又把它分为8个小层次的微技能,包括:辨别分析能力、记忆储存能力、联想猜测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边听边记能力、听后模仿能力、检索监听能力。每节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一两个微技能进行集中训练。微技能训练的理论和方法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而课堂训练的效果更加明显。

  诚心换诚心,桃李满天下

  1983年,杨惠元老师被北京语言大学派往前南斯拉夫,在贝尔格莱德大学教授汉语。刚上任时,杨老师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语言障碍,他开始利用课余时间下功夫自学塞尔维亚语,很快就能够应付日常交际了。有了语言这一工具和媒介,不仅上课更高效、更有的放矢,课下跟学生们交流起来也更加贴近。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服务学生,在周末、节假日杨老师还会进行家访,用塞尔维亚语跟学生及其家长直接交流,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促进了教学的顺利开展。

  两年任期结束时,学生们联名给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写信,希望能把杨老师留下来。贝尔格莱德大学校长在得知此事后感慨地说:“在我们贝大的校史上,有的老师曾被学生赶走过,而如此被学生挽留的老师,杨惠元老师是第一个。”时至今日,近30年过去了,那些前南斯拉夫的学生们仍对杨老师心怀感激与思念,多年来和他保持着书信往来,现在则经常在网上联系。师生情谊深厚如此,必是一片诚心相待的结果。

  杨老师还曾多次到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和中国香港、澳门等地培训汉语教师。截止到退休时,杨老师教过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近1700人,中外研究生644人,在国内外培训汉语教师3400多人,可谓名副其实的桃李满天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08月03日 第 13 版)

杨惠元老师近影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