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晚,由博士部的“复兴读书会”主办的“被误读误解的儒家”讲座在主楼212如期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了苇杭书院院长、原清华大学教授杨汝清老师担任主讲人。参加此次讲座的还有三畏书院的黄新根院长、懿德书院的闫慧仁老师、北京和合天地文化发展公司罗丹青老师、北京语言大学梁太富老师、北京大学图书馆张海剑老师、中央民族大学张之峰老师。苇杭书院的学员以及复性读书会的全体成员也聆听了本次讲座。
杨汝清老师首先从古人对长者、对尊者不直呼其名出发,提出要慎重对待自己的“名”,以防名不副实。接着杨老师澄清了“儒”的起源问题。很多人认为“儒”是从孔子时代开始的,所以对前代都有所疏忽,其实“儒”从尧舜禹时代就开始了。讲座的重点是杨老师为几种误读误解的儒家思想进行了拨乱反正。例如,儒家所说的“爱有差别”并不是实现人人平等的障碍,对自己父母的爱超过对别人父母的爱根据人之常情、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来看是合情合理的;儒家提倡的“三从四德”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而且仅是对贵族妇人的约束;“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考虑到了普通人的生活条件和实际状况,也不是说大夫以上的人触犯法律就不受制裁,而是对其处置的时候更体面一些。另外,杨老师还谈了自由不自由的问题、儒家对待其他思想的问题、义和利的关系等。
讲解完毕,杨老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例如;孔子是否出现过截然矛盾的观点?男女授受不亲是源于儒家的教化吗?《大学》与孔子的关系等。整场讲座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对儒家也有了更清晰准确的认识。
最后,北京语言大学的梁太富老师对杨汝清老师表达了感谢,并对本次讲座加以肯定和赞扬。本次讲座也成为了学期末的一个总结式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