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重建科学精神,还原历史真相 ——4000年汉字字源的科学探索

发布时间:2012-06-06  新闻来源:人文学院 马文佳 

应“汉语言文字学”系列专题讲座课师生的邀请,64日下午,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朱岐祥教授,在北语主楼601教室,作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使全体师生深受启发。

讲座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了掌握字源的方法,即清代语言学家戴震将六书分为“四体二用”中的“四体”。朱教授用丰富的例证,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向同学们一一介绍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四种汉字的产生方式。在循序渐进的讲解中,朱教授用粉笔,自如地写出一个个汉字的源流演变,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朱教授不仅针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作为汉语教师,如何面对西方汉学家的压力,及如何担负民族的使命”这发人深省的问题,并且言传身教,教育我们不要迷信专家,要有创新思维以及科学探索的精神,还原文字历史的真相。

讲座的第二部分,朱教授向我们介绍了通过汉字,了解时代背景与历史原貌。朱教授通过对部分汉字字源的分析,介绍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在讲座的最后,朱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讨论,并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让在座的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对文字学尤其是古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字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在整个讲座的过程中,朱岐祥教授清晰明了的思路,幽默风趣的语言,循循善诱的讲解,大气且和蔼的风度征服了在座的每一位同学。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还意犹未尽地围在教授的身边探讨。有同学表示,通过朱教授的讲座,对汉文字有了全新的认识,并期待今后精彩的讲座一直继续。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