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协作组暨第八届全国翻译院系负责人联席会议于6月2日下午和3日全天在北京语言大学召开。此次会议是继6月1日-2日口译大会之后翻译界的又一件重大活动。全国目前共有57所学校设立了翻译本科专业,159所学校设立了翻译专业硕士学位(MTI)。全国高等院校的翻译专业院系负责人和与翻译教育相关的企业单位负责人近1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开幕式上,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组长、全国翻译院系负责人联席理事会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仲伟合首先致开幕词,教育部高教司文科处处长刘向虹做了重要报告。她的讲话从对翻译专业取得的成绩要有充分认识开始,随后就翻译专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她提出如下要求:1. 各高校要深入推进翻译专业改革和创新。要转变观念,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在讲到推改革时,她强调,要坚持翻译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探索翻译专业与社会市场部门合作办学机制。教育部将创建70个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并给予财政上的大力支持。她说,要探索订单式、委托式或定向培养模式,加大翻译教育的针对性。在讲到驾驭质量时,她指出,要调结构,不断完善学科体系建设。翻译专业已经进入教育部本科专业基本目录,各校要借此机会做好调整,努力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地区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发展翻译专业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各校要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质量管理。要突出专业特色,以特色求发展。专业建设要立标准,包括专业设立标准、翻译教师从业标准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要强师资,建立激励机制,搭建平台,鼓励行业部门专家进课堂,鼓励翻译教师兼职或挂职。还可以建立区域大学联盟,共享资源,互认学分等。从而促进翻译教育的发展。
校企联合办学是解决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参加此次联席会议的出版社和企业代表在听了刘处长的讲话后也深受鼓舞,表示一定积极参与翻译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翻译类人才出力。
在此次联席会议上,还有7所学校和6家企业负责人做了发言,介绍各自的专业建设经验和困惑,互通有无。与会代表纷纷表示,会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此次大会必将为翻译专业的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下一届联席会议将于2013年6月在大连外国语学院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