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至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非洲大学校长研讨会在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
本次会议是胡锦涛主席在今年8月11日广州亚运会期间会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女士时提议并确定的,以提高中非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非洲三方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务实合作为主题。来自非洲16个国家的20所大学校长和20余所国内知名大学的校长出席了会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中国教育部长袁贵仁出席了会议开幕式。我校崔希亮校长作为“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的项目院校代表受邀出席会议。
博科娃在致词中指出,举办教科文组织-中国-非洲大学校长会议是中国对南南合作的有利推动,是教育领域国际合作的创新模式,对于提高非洲高等教育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袁贵仁在致词中指出,召开本次研讨会是落实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会谈成果的一项具体行动,是促进“教科文组织-中国-非洲”三方合作的新尝试,也是扩大中非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新起点。 袁部长表示,中国愿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非洲各国一道,进一步发展和加强中非在高等教育领域长期稳定、平等互利、全面合作的新型伙伴关系。 袁贵仁建议推动中国高校与非洲高校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进一步扩大中非留学生的交流规模,联合举办双边或多边的磋商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中非人文交流,促进中非高等教育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
会议期间,袁贵仁部长接见了与会的各校领导,并充分肯定了参与“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的各中方院校的对非工作。
在第一阶段会议期间,崔希亮校长以“北语桃李满天下”为题,发表了讲话,向与会的中外代表介绍了我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背景下,立足现状,发挥学校自身特色,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情况,强调我校作为中国唯一一所以留学生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在过去的50年中为中非友好合作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他以法国驻华大使白明女士、埃及导游白佑明等校友为例,强调我校在培养中外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上所特有的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
在随后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会议期间,崔希亮校长三次应邀发言,充分阐述了北语在发挥UNESCO的指导作用和中非高校的各自优势,建立三方合作交流平台,积极推进中非高校合作交流项目的设想和计划。
本次研讨会是我国首次与国际组织合作在其总部召开国际教育会议。会议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利用国际组织多边平台和专家优势,积极宣传和展示我与非洲高等教育合作的积极成果,增强我国的软实力,意义深远。
在会议期间,崔希亮校长还应邀列席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6届大会,并于10月26日上午访问了巴黎高等翻译学院,出席了北京语言大学与该校 “翻译硕士学位(MTI)/ 中-法-英翻译硕士或会议口译硕士”双学位项目协议签字仪式。10月26日下午,崔希亮校长圆满完成对法国的访问,前往伦敦出席“中英高教合作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