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下午,我校在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召开校机关、后勤及离退休工作处处级副职干部集体谈话会,校党委书记李宇明就学校发展和对副处级干部的要求作了讲话,校长崔希亮对大家提出了四点要求和应具备的七项能力。
李宇明书记首先就当前高等教育形势下北语如何发展阐述了自己的办学理念。他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努力,把北语建设成为一所现代大学。大学是一个有关知识的机构,是知识的守护者、知识的传播者、知识的利用者、知识的创造者。要把北语办成一所现代大学,有以下五个关键因素,学校未来发展要紧紧抓住这五个关键词:
一是现代大学制度。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尊重学术权力,推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分离,改善学校的学术氛围,克服大学行政化倾向。要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模式和有效途径,建立保障教授行使学术权力的完善的制度规范和运行机制。要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管事,明确岗位职责,实行项目负责制。学校干部要向学校党委和广大师生这两个权力来源负责。要积极推进行政办公超市和新生报道一卡通建设。
二是国际化。国际化主要包括学生的国际化、教师的国际化、办学理念的国际化和管理的国际化。国际化是北语最大的特点。要加强和改进留学生服务与管理,促进中外学生融合。必须承认北语当前国际化程度不高。推进北语国际化可从中外学生活动国际化和中外学生同堂上课入手,要调查研究留学生喜爱的课程。要把外教纳入学校教职工管理体系,一些管理岗位可向外国教师开放。留学生也需要进行国际化教育。
三是信息化。信息化主要包括数字化校园和虚拟北语。要把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放到云上去,逐渐适应未来云计算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于教育带来的冲击和革命。要完善学校网页,推进微课程建设,鼓励老师做网络课程、信息课程。北语受国际形势影响较大,要通过信息化课程建设,辐射全世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育,我们有责任让全世界愿意学汉语的人,通过信息化都能学习我们的课程。信息化的基础是语言,要通过语言为社会服务,加大对公民社会的影响。要通过信息化支持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汉语国际教育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
四是留学生教育。要正确区分并处理好汉语教育与留学生教育的关系。要把留学生教育与中国本科生学院教育有机结合。留学生教育要“留心”和“留线”,培养知华、友华、爱华、亲华的外国友人。中国教师要研究各个国家和民族,每位老师都要关注一个国家、一门语言、一种事情。凡是有北语生源或潜在生源的地方,都要进行国别研究。要给留学生派专业导师和生活导师,促进留学生与中国教师、中国同学的接触。要把留学生的老师、朋友作为学校与留学生联系的风筝线,做好留学生校友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占领未来留学生教育的高地。
五是现代智库。当好国家的现代智库,北语有得天独厚的语言、留学生和学术优势。要搜集整理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哪些问题感兴趣,以及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充分发挥教师对留学生思想观点影响的独特优势。要充分利用留学生资源,鼓励留学生毕业论文介绍本国情况、研究本国问题。
李宇明书记对与会的副处级干部提出明确要求:一是要明确副处级干部的职能定位,当好处长的助手,了解全处的工作,维护全处的团结,具有大局意识,敢于担当,做到“和而不同”。二是各部处之间要相互支持配合,主动倾听别人意见,做好交流沟通。三是要准确理解“四个服务”,即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一线服务、为校友服务。四是要工于谋事,拙于谋人,洁身自好,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做个有思想、为人正派、在自己岗位上建功立业的人。
崔希亮校长希望副处级干部努力做一个有社会责任的人,一个有历史使命感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内心自由的人。他要求大家具备七项能力:一是决策能力,决策的前提是准确判断,要加强调查研究,熟悉国家政策和学校情况,有主见、有决断;二是学习能力,每个人都是学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善于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三是协调能力,要做好处长的助手和主管校领导的参谋,说真话,协调好处里同事之间、处与处之间、学校与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四是创造能力,要培养创造性思维,不同的视角、经历和经验有利于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五是执行能力,学校确定的方针政策要确保执行到位,执行中要做到合理、合法、合规;六是预见能力,要多想一想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做好预案,避免决策失误;七是自省能力,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都会有烦恼和不如意的事,要加强学习,互相勉励,传递正能量。
2013年初,学校完成了校部机关机构合并精简;3月进行了机关处级干部竞聘上岗;6月进行了副处级干部竞聘任命。至此,学校行政机关大部制体制改革部分基本完成。大部制改革旨在提高行政机关的管理水平,节约行政运行成本,以更好的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教学科研一线、服务校友。学校的改革发展,离不开机关干部素质的提升。这次谈话会,为机关处级副职干部明确自身职责、统一指导思想上了生动形象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