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我校举办来华留学应急管理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04-15  新闻来源:国际学生处 

北语新闻网4月15日电通讯员 尹丽媛 摄影 能伟刚4月10日下午,由北京语言大学主办、北京大学(学院路校区)承办的“来华留学应急管理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学院路校区圆满举行。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来华留学处郑晗处长、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来华留学管理部王静副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涉外管理处二级调研员贾文杰、北京市出入境管理局外国签证大队戴昕副大队长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来自北京30所高校的60多位国际学生工作战线的院处级领导及留管干部参会,围绕突发事件规范化处置展开深入研讨。

会议伊始,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郑晗处长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框架,系统阐释了新时代来华留学工作的战略方向。结合《纲要》关于“扩大双向留学规模”的专项部署,郑晗处长详细解读了来华留学领域的相关量化指标,并特别强调,《纲要》将风险防控作为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原则,要求各高校在扩大留学生规模的同时,必须健全“全链条应急管理机制”。未来来华留学工作将不断创新培养模式,真正实现“留学中国”向“成就中国”的价值转化。

在突发疾病类案例研讨中,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留学生办公室马博副主任以某国际学生的成功抢救为例,复盘了“黄金4分钟”急救响应机制。郑晗处长高度评价该校预案的完备性,强调突发事件须坚持"即时通报上级获取政策指导、处置全程嵌入舆情防控"双原则。联华国际保险经纪公司王卫民总经理从行业视角提出"全员覆盖、险种适配、服务闭环"三大保险准则。

清华大学国际学生学者中心彭赟副主任以某国际学生突发情况为例,解析了校内外协同防控体系的重要性。贾文杰处长指出,此类事件处置需坚持“精准研判、动态干预”原则,强调建立国际学生信息库的重要性。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学生处马小垒处长结合案例提出建立自上而下的协同机制,同时建立原始材料证据保存机制,实施全流程留痕管理。两位专家一致认为,面对国际舆情敏感度升级的新形势,高校需构建多级全方位的协同作战体系,并通过常态化专业培训提升留管队伍专业化水平。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学生处王冬玲副处长以某国际学生纠纷事件为切入点,分析了处理此类事件的法理依据和实践经验。王静副主任重点强调了特殊类别学生的信息上报和管理机制。戴昕副大队长提出“司法权威优先、离境风险管控、信息治理闭环”三同步原则,强调需尽快建立来华留学生全要素档案。

自由交流环节,与会代表围绕短期生保险覆盖、入学心理筛查方式、住宿信息登记技术对接以及签证服务数字化转型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现场气氛热烈,留管战线同仁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本次研讨会为各高校国际学生战线工作者搭建了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不仅使大家从政策层面了解了最新的来华留学管理要求,还通过实际案例学习到了处理突发事件的宝贵经验,对于提升来华留学应急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与会专家学者的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各高校代表在突发事件规范化处置方面凝聚了共识,开拓了思路,为来华留学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

未来,我校将进一步同各高校加强合作,通过深化资源共享与经验互鉴,构建紧密高效的协同机制,共同探索来华留学应急管理的新路径、新方法,为广大来华留学生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保障。

编辑:吕美凝

审校:陈思远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