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语新闻网10月17日电(通讯员 曹艳丽 摄影 曹艳丽)10月14日上午,英语和高级翻译学院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刘永厚教授,为我院英语专业本科生及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博研究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数据收集方法”的精彩讲座。我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负责人吴平出席此次活动。

刘永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优秀人才,曾获评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外语教育规划,曾在SSCI、CSSCI等国内外权威及专业期刊发表6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3部学术专著,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目前担任中国语言学会社会语言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服务研究专委会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生态语言学专委会理事,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国家语委科研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等。
本次讲座系统介绍了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主要数据收集方法,强调语言变异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密切关系。讲座首先回顾社会语言学的核心概念,如语言变项、变体与变异,并指出量化与质化研究在研究设计中的互补作用。随后讲解几种常用的社会语言学数据收集方法:民族志田野调查、社会语言学访谈、问卷、实验法,以及近年来兴起的网络爬虫等新技术手段。通过经典的研究案例(如拉波夫的百货公司研究)、实地田野经验与新兴网络数据的结合,讲座强调研究者需要灵活选择方法,以兼顾数据的真实性、代表性和解释力。
本次讲座不仅为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提供全面的框架,也为有志于开展包括医学、语言学在内的相关研究的学习者提供实践指导与方法论思考,帮助拓宽研究思路、优化研究方法。讲座结束后,学生纷纷表示收获满满。

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英语和高级翻译学院的学术活动,为师生们带来了高质量的学术盛宴,也进一步加强了我院与国内顶尖高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未来,学院将继续依托“学术讲座”“学科论坛”等平台,邀请更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交流,为师生搭建更广阔的学术交流桥梁,助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编辑:吕美凝
审校:陈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