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国际关系学院举办大使看世界系列讲座第十二讲“谈谈联合国学”

发布时间:2018-11-13  新闻来源:国际关系学院 

11月9日下午,北京语言大学“大使看世界”系列讲座第十二讲在主南102举行。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张贵洪教授为现场中外师生作了题为“谈谈联合国学”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国联合国协会、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语言大学联合国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北京语言大学国际问题兴趣协会协办,讲座由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烈英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贾烈英院长先向大家介绍了张贵洪教授和他的学术成果,并对张贵洪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图片1

张贵洪教授指出,联合国学就是以联合国为研究对象,探讨联合国规律的学科,具体包括联合国的历史演变、结构功能、地位作用、发展前景以及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联合国研究的学科化要求整体性、系统性和理论性,应该运用分析工具和方法进行学科建设,还应该进行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

他还从历史研究、现实研究、问题研究、理论研究、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研究五个方面阐述了联合国学的研究领域。历史研究,即对联合国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系统研究。联合国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冷战时期,联合国的作用不断被弱化甚至是边缘化。第二阶段是冷战后,在这一时期联合国的作用不断上升,但是另一方面,联合国的权力也受到了挑战,作用被淡化。第三阶段是2010年以后,联合国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在这一阶段联合国面临着如何强化自身作用的课题。

第二方面是现实研究。首先在国际安全领域,联合国的主要工作由维和行动发展为和平行动,即要预防冲突、建设和平,同时还要解决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问题。其次,在全球发展领域,联合国推动了“四个十年”发展战略,提出了“千年发展目标”,还通过了2030年可出续发展议程。第三,在世界人权领域,联合国发布了《世界人权宣言》,历任联合国秘书长也大力推动着人权保护事业。第四,就机构而言,联合国由六大主要机构、主要机构下的若干附属机构、15个专门机构以及一些外围机构,如:联合国文明联盟、全球契约组织等构成。

第三方面是问题研究,即主要研究在新时代联合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因为这关系到联合国的未来和命运。在这一部分张教授提出了10个课题,主要包括:1.联合国宪章问题;2.联合国与其他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问题,包括与全球性、地区性和跨地区性的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3.各个国家的联合国外交问题;4.联合国改革特别是安理会改革问题;5.可持续发展问题;6.可持续和平问题;7.预防冲突问题; 8.联合国与全球治理问题;9.联合国与国际法治问题;10.联合国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

第四方面是理论研究。主要的理论工具有多边主义、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相互依存、全球主义等,这些概念对于构建联合国学的理论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方面是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研究,主要包括:中国的联合国外交、中国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中国与联合国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以及“走出去”、“请进来”、“建起来”等问题。张教授指出,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参与者,为联合国事业做出了众多贡献,而中国也越来越成为了联合国工作的引领者,为世界提出了中国方案,中国应该注重培养中国籍国际公务员,推动联合国在中国设立更多总部、分支机构和地区中心。

图片2

讲座最后,张贵洪教授与来自北语的老师及校内外学生进行了现场交流。针对大家提的有关联合国改革、中国与联合国关系、中国的国际公务员培养、联合国的有效性等问题,他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看法,与大家进行了交流探讨。相信通过这次讲座,北语师生会更加了解联合国及联合国学,会推动我校联合国研究的学术水平。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