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聚焦党政热点,共话两会热词——外国语学部本科生第三党支部召开2018两会热词学习讨论会

发布时间:2018-04-19  新闻来源:外国语学部 

4月18日,外国语学部本科生第三党支部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齐聚教五楼217协同创新实验室,共同学习、讨论2018年两会热词。

图片1

 

学习讨论会共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为两会热词梳理。通过将两会热词分为纲领性热词(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三大攻坚战”等)政治领域热词(如“放管服”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双随机、一公开”等)、经济领域热词(如“互联网+”、“双创升级版”、“放水养鱼”、经济“软着陆”与“硬着陆”、品质革命等)、文化领域热词(如“双一流建设”、“开通外国人才来华绿色通道”、消除城镇“大班额”、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等)、民生领域热词(如“两项补贴制度”、“一口办理”、“分级诊疗”等)、生态环境领域热词(如“河长制”、“蓝天保卫战”等)和外交领域热词(如“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这七大类,同学们能够更加宏观地把握今年两会的部分时政热点话题及李克强总理口中的高频表达,理清不同热词间的潜在关系。

图片2

第二环节为小组讨论。参会同学自由结成小组,任选一个领域热词进行讨论,联系生活实际和专业所学相互交流观点。现场讨论气氛热烈,组员积极发表个人看法。第三环节为小组代表发言环节,每组派1-2名代表上前发言。第一位发言同学是入党积极分子、16翻译(本地化)专业的刘文韬。他围绕“一口办理”,同大家分享了自己前不久办理护照的经历。从过去的多跑腿,到现在的“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刘文韬同学切实体会到了政府这项便民政策的实用性和高效性。

图片3

第二位发言同学是入党积极分子、15翻译(英语)专业的朱舒涵。她围绕“城镇中小学大班额制度”,结合当下幼儿“入园难”、学生“入学难”的社会现实,认为政府目前还无法彻底取消城镇中小学大班额制度,否则适龄儿童将面临更大的入园和入学压力。入党积极分子、15翻译(本地化)专业的陈思明同学为此进行了补充。她认为,政府要想进一步加强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就必须先培养一支师德优良、素质过硬的幼教队伍,并且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唯有这样,儿童的托育安全才能得到切实保障。

图片4

 

第四位发言的同学是入党积极分子、15翻译(本地化)专业的余扬名。作为本地化专业的学生,他围绕“双创升级版”和“开通外国人才来华绿色通道”,结合专业所学,同大家分享了一些个人见解。在谈到“双创升级版”时,余扬名同学结合自身大学生创业实践经历,阐述了自己在创业和创新过程的收获,体会到翻译(本地化)专业所强调的“客户意识”和“服务意识”的重要性。谈及“外国人才来华绿色通道”时,余扬名同学认为这项政策与国家的“引进来”战略密切相关,唯有人才的大门保持畅通,中国才能引进更多先进技术,进一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图片5


最后一位发言的同学是预备党员、14翻译(法语)专业的孙佳宁。她围绕“互联网+”这个热词,结合百姓就医和农民增收两个例子谈了自己的看法。由于目前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建设“互联网+”平台,许多百姓就医都可以进行网上挂号预约,而不是之前的排队等待。此外,“互联网+”同农业的结合也有效地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本次学习讨论会大家收获颇丰,对今年两会热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会后,大家纷纷表示,今后会继续关注时事,把握国家发展动态,做一名紧跟时代潮流,随时随地了解时政讯息的合格党员。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