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我校阿拉伯研究中心召开《赛克斯-皮科协定》一百年后的中东局势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6-06-08  新闻来源:阿拉伯研究中心 

6月7日,我校阿拉伯研究中心召开《赛克斯-皮科协定》一百年后的中东局势研讨会。阿拉伯国家联盟高级翻译学院院长伊恩阿姆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助理王林聪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王宇洁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张宏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丁隆教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东问题首席专家涂龙德译审、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田文林副研究员等国内外各学科中东研究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研讨会由我校中东学院院长、阿拉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罗林教授主持,中东学院全体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会议。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现场

 

罗林教授在会上指出,1916年 5月16日,英法代表签署《赛克斯-皮科协定》瓜分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进而奠定了当今中东地区的政治版图雏形,同时也给中东冲突与动荡埋下了深深地隐患。

伊恩阿姆教授讲述了自身在叙利亚的成长经历,以亲身者的角度讲述了协定对叙利亚人民的影响,以及该协定一百年来给阿拉伯人民带来的苦难。

专家们认为,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中东地区陷入持续动荡,大规模高烈度的武装冲突一直没有停歇。2011年叙利亚内战更是引爆了中东地区的火药桶,极端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出现使得中东地区和平稳定的希望愈发渺茫。

部分与会专家认为,《赛克斯-皮科协定》对中东的政治版图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等动荡国家虽然有改变政治版图的动向,但该协定一百年来对中东地区强大的政治惯性和域外大国对中东政治格局的影响,决定短期内中东地区政治版图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变动。

也有部分专家认为,美国页岩气技术成熟后,摆脱对中东的石油依赖,逐步将自身势力撤离,而中东地区对美国力量的撤离尚不适应,而中东地区大国又无法完全左右地区形势,加之“伊斯兰国”等极端恐怖组织的干扰,中东地区形势在短期内仍无法缓和。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东地区是“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中的重点区域,是世界地缘政治的枢纽中心,是当今大国博弈的焦点,具有无可替代的地缘战略价值,对于中东地区形势的准确把握和判断能够为“一带一路”战略顺利推进提供有力的理论建设和智力支持。

与会专家合影

与会专家合影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