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环球网主办的新闻实践学霸评选结果正式出炉。高级翻译学院本科2011级英语翻译刘春燕、研究生2013级法语口译陈阳、张绚三名同学被评选为“2014中国新闻实践学霸30强”。该评选活动覆盖国内40余所高校、60余所外语类和新闻类院系3000余名高校学生,涉及语种包括英、日、韩、俄、法等。活动先后组织3轮评选,通过学生自荐、实践导师点评推荐、环球网实践平台综合测评等程序,以分为据,最终确定评选结果。
三位同学在获得荣誉之余,纷纷感叹环球网新闻编译的实习工作给自己带来了巨大收获。刘春燕同学表示自从加入环球网大编译平台以来获益良多,外语阅读能力与新闻专业素养得到了巨大提升。她认为必须通过犹如滴水穿石的坚持才能获得成功。每感艰难困苦之时,她抱定唯有涅槃才能重生的信念继续前行。其次,刘同学感慨这份实习让她深刻体会到担当新闻编译要具备责任感与职业意识。环球网编译平台在全国首开先河给予译者署名权,这也要求译者必须对稿件质量负责。作为沟通两个世界的桥梁,编译者若没有负责的态度而致使稿件中出现事实错误,就会蒙蔽读者的双眼并对其产生误导。而在规定时间内认真做稿,也是职业态度的体现。最后,刘同学指出要有虚心求学的态度才能不断进步。在做稿初期,新闻背景与能力的欠缺导致稿件质量欠佳。编辑老师虽未当面批评,但仍能从修改稿件中感受到差距所在。此外,通过阅读他人编译成果,体会不同类型稿件语言风格的变化进而取长补短也是一种学习途径。通过每周编译总结的反思,刘同学能力得到巨大提升。
两名研究生同学在做稿之余,还承担了译文初审的工作。陈阳同学表示,审校是一份比翻译更加繁琐的工作,如何精准地找出他人译文的错误,又不把自己的喜好和风格强加给他人,这不仅要求较高的语言水平和翻译水平,也要求虚心求教、兼收并蓄的品质。张绚同学还曾担任法语项目的负责人,她介绍到项目负责人的工作看上去很简单,主要是记录同学们的做稿时间、制定工作表以及汇总每月的做稿情况,但这其中却涉及到很多学问,例如如何与人进行沟通,如何制定可行的时间表,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收集和整理信息等。陈阳和张绚两名同学都表示,学院与环球网合力开展的新闻编译课程和讲座对做稿非常有益,可以让翻译专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通俗易懂的新闻知识,这样的实习与课程相结合的模式为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环球网每月和每季度都会评选编译之星,刘春燕同学曾获得月度一等奖,陈阳和张绚两位同学曾获得季度三等奖。三位同学在环球网编译平台上喜获殊荣,也是北语高翻“挑战自我,沟通世界,服务他人”的院训之体现。
环球网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jY3OTExOQ==&mid=201075161&idx=1&sn=6f5c039b522f58c76804c6f95cc59651&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