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口译研究工作,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多次举办“北语夜话”高校口译教师学术沙龙,邀请各高校口译教师、专家,共同探讨口译研究问题,探索口译研究新方向。2014年6月26日晚,高级翻译学院口译负责人雷中华老师组织了第五次口译沙龙,本次沙龙规模较以往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沙龙邀请到北外高翻的姚斌博士、孙婷婷博士、朱玉犇老师等来自各大高校共18名教师参与讨论。同时,沙龙还与来自复旦大学的王炎强老师、广外的蔡小红老师和邓玮老师进行了视频连线,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刘和平出席讨论。
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的姚斌博士首先主持了“口译科技对口译职业未来的影响”这一话题的讨论,就翻译软件和翻译工具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发展对口译的影响、机器是否会完全取代口译员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富有见地的观点。随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孙婷婷博士就“口译研究中的社会学视角——以SARS记者招待会为例”主题作报告,结合自己的博士论文,对SARS期间的记者招待会从社会学视角进行了分析,主要阐释参与架构、footing理论及译员对代词的选择。报告后,相关教师就参与架构 、博士论文选题、论文写作时对口译员的调查等问题提出评论,为青年口译教师进行博士论文写作,以及孙婷婷老师进行下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沙龙中,各高校教师就相关问题交换了看法,进行了充分讨论,并提出口译中非言语因素对口译的影响等后续研究方向,为国内口译教学与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