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语新闻网10月3日电(通讯员 黎心阳 袁柳灿 摄影 黎心阳 王馨梅)英语和高级翻译学院法语口译学子参与2025北京文化论坛 “风移影动——中法影像对话”系列活动法国代表团陪同口译志愿服务工作——服务他人,沟通世界。
9月23日至24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北京文化论坛在京举行。作为论坛亮点活动,特别策划的“风移影动——中法影像对话”系列活动于9月22日至24日举办,特邀法国前总理拉法兰(Jean-Pierre Raffarin)领衔的法方代表团与中国电影、文化界代表共话光影百年。在英高院王茜老师的带领下,法语口译专业研二学生王馨梅、王梦琦、袁柳灿、黎心阳共同参与了法国代表团的陪同口译志愿服务工作,耿菲阳同学参与了“光影百年·中法同行”电影音乐会现场同传的场务服务工作。在此次高规格的文化外事活动中,法语口译系的师生协力,在服务国家人文交流、促进中法文明互鉴的进程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图为王馨梅、黎心阳、袁柳灿、王梦琦的合影
所有参与志愿服务的同学在工作中挑战自我,服务他人,进一步提升了综合素质,展现出英高院学子的风采。

图为王馨梅同学与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先生的合影
23级法语口译王馨梅同学负责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先生以及前法国国家教育部与青年部副部长佩雷斯女士(Emmanuelle Peres)的陪同口译工作。她主要负责接送机工作,协助联系活动主办方,确认外宾在京期间的活动日程,并做好与各方的沟通对接。活动期间,她以“一对一”形式全程陪同,保障了随行交流的顺畅与日程执行的有序。通过这些具体而细致的工作,她不仅积累了宝贵的外事实践经验,并对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王馨梅同学表示,此次实践让她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口译工作中既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也需要细致的组织协调与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直接参与到中法高层人文交流的现场,她感到十分荣幸,同时也意识到作为青年学子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图为黎心阳同学与洛特科夫女士(左二)、米诺先生(右一)、季乐莫先生(左一)的合影
24级法语口译黎心阳同学负责奥弗涅-罗纳-阿尔卑斯大区副主席洛特科夫(Sophie Rotkopf)女士与里昂大区文化与遗产中心主任米诺(Adrien Moniot)先生的陪同口译工作。从接机送机、酒店入住协调,到引导嘉宾顺利完成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的的电影音乐会、北京国际饭店的北京文化论坛主论坛与“保护传承: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平行论坛、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影像沙龙等各场活动,她谨慎对接工作,灵活应对问题,确保了嘉宾行程的顺畅。
除严格遵循日程完成口译任务外,她还主动协助嘉宾体验北京文化,例如协调行程、陪同外宾前往特色餐厅品尝北京烤鸭并协助其点餐,展现了译员服务之外的细致与周到。黎心阳同学表示,此次志愿服务工作中,她努力将口译课堂上所学的译员素养与工作方法运用于实践:译前认真了解嘉宾背景与活动资料;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专业的精神和冷静的态度,灵活应对各类事务性协调问题。通过这次高规格的文化外事锻炼,她在实战中进一步提升了专业能力与跨文化沟通素养。

图为袁柳灿同学与米勒娃·司徒帕女士的合影
24级法语口译袁柳灿同学担任法方嘉宾法国国家视听学院文化遗产部总监司徒帕(Mileva Stupar)女士的法语陪同译员,全程负责接送机与日程协调。她精准保障了外宾在中山公园音乐堂电影音乐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的北京文化论坛主论坛、电影史与百代基金会的角色主题讲座、中国国家博物馆影像沙龙等多场活动的顺利参与,沟通高效、处事灵活。
在专业口译服务之外,袁柳灿同学也积极协助嘉宾融入本地文化,展现出译员的细致与跨文化沟通能力。她表示,此次志愿服务工作深化了她对口译专业素养和外事服务的理解,是一次宝贵的成长历练。

图为王梦琦同学与路易莎·普鲁登蒂诺女士的合影
24级法语口译王梦琦负责巴黎中国电影资料中心主席张万申(Jean-Paul Tchang)先生与副主席普鲁登蒂诺(Luisa Prudentino)女士的陪同口译工作。王梦琦同学全程负责了外宾的接送机、酒店入住、陪同两位外宾出席北京文化论坛期间中法电影音乐会、北京文化论坛主论坛、中法影像对话沙龙以及外出参观和晚宴活动。志愿活动期间,她以专业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主动与各方协调,完成主办方的任务,保证嘉宾在京活动期间沟通顺畅、各项日程顺利进行。
王梦琦同学表示,本次活动规格高、规模大,涉及多方协调,突发情况众多,不仅需要扎实的语言基础,还需要随时待命,时刻不能松懈,更需要随机应变的能力、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出色的沟通技巧,而这些都是老师曾在课堂上分享过的案例的生动呈现。课堂学习给了她参与实践的能力与底气,而参与实践则开阔了她的视野、提升了她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参与高规格的外事活动,为中法人文交流贡献一份力量,她深感荣幸。

图为耿菲阳(左二)与黎心阳、袁柳灿、王梦琦在音乐会彩排现场的合影
9月22日,耿菲阳同学参与“光影百年·中法同行”电影音乐会现场同传的场务服务工作。相比平时单纯做口译,这次的志愿服务工作让她看到了口译过程中幕后保障的重要性。此次活动内容涉及中法文化与影像交流,流程紧凑,需要她随时关注会场动态,和口译员、技术人员保持沟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突发情况,但正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她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也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虽然只是短短一下午,却让她更清楚地意识到,口译不仅是语言的传递,更需要一整套幕后支持来保障顺利完成。这次经历让她收获很多,也让她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新的思考。
此次同学们在北京文化论坛“风移影动——中法影像对话”系列活动中的工作表现受到了外宾和用人单位的称赞,是我院法语口译专业实践教学理念的生动体现。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同学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服务国家人文交流、参与国际文化对话中进一步巩固了专业技能,提升了跨文化沟通能力,并对公共人文外交领域的口译工作有了更为直观和丰富的认识。
英语和高级翻译学院始终注重将课堂所学与真实场景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国家需要的平台上锤炼本领、服务社会,并将继续为积极为学生搭建高水平的实践平台,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专业能力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编辑:陈思远
审校:姚美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