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北京语言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成功举办了本学年第三次同伴教育活动。炎炎烈日未能阻挡同学们的热情,他们态度积极,踊跃到场参与。

活动中,主持人带头展开了一场价值观讨论,她先给出“性行为发生后”的话题,引导大家自我代入情景并进行联想与思考。同学们思路清晰、各抒己见,分不同情况进行探讨。“同伴教育”主要指通过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来进行敏感问题上的教育,本次活动中的这种讨论方式也充分体现了“同伴教育”的宗旨。

同学进行话题讨论
讨论结束后,主持人向大家科普了一系列性传播疾病,尤其是艾滋病。从艾滋病的起源到艾滋病的传播条件、流行情况,再到北京本地的艾滋病现状,同学们都逐一进行了了解。对一般人来说“艾滋病(AIDS)”和“艾滋病病毒(HIV,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这两个词汇的概念极易混淆,主持人从专业角度为大家详细解说、辨析这两者的不同。紧接着屏幕上播放了几段关于“蚊虫是否传播艾滋病”、“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传播”等主题的趣味视频,大家在欢声笑语中也收获了不少知识“干货”。

播放防艾趣味视频
活动中还安排了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的培训。工作人员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安全套,讲解了安全套的大体结构并强调了几点重要的注意事项。参与活动的同学也利用道具进行了练习。

最后,主持人带领大家对本次同伴教育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总结。活动时间结束,同学们仍然意犹未尽。这次活动在短短两小时内用科学的观点、客观的态度为同学们打开一扇新大门,让大家意识到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理解误区、消除偏见、防患于未然才是我们对待艾滋病的正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