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是清代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也是人类历史上最绚烂的园林。它历经清朝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一百五十余年皇帝的修缮与经营,见证了大清帝国的繁华与辉煌,也经历了大清帝国的没落与沧桑,是中晚清以来中国历史的缩影。
鼎盛时期的圆明园由圆明、绮春(后改称万春园)、长春三园组成,其中圆明园是其核心,故往往并称“圆明三园”。但实际上,圆明园占地5200余亩,但是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相当于整个紫禁城的建筑面积总和,其中包含的园林数目远不止五个。当西方传教士第一次见到这个人间天堂的时候,惊讶到不知该如何形容它,于是就将其称之为“万园之园”和“东方的凡尔赛宫”。这座万园之园,在清朝的盛衰成败中究竟扮演着怎么的角色?
首先,从修建原因来看,圆明园完全是出于政治需要而修筑的。在康熙时,圆明园所在的地方只是一个赏花的“牡丹台”;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整修后赐予四皇子允祯(即后雍正帝),命名为圆明园。在这里,康熙第一次遇到了自己最为喜欢的孙儿弘历(即后来的乾隆帝),一些史家认为,正是由于康熙喜爱弘历才决定传位给雍正,以保证弘历继位登基。因此,这次相遇也许决定了大清帝国的未来几十年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康乾盛世。雍正帝是否弑父篡位、畏父阴魂无法论定,但是康雍之际发生过继位危机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修建属于自己的圆明园而非沿用康熙的畅春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避开这段政治纷扰,并借以建立雍正自己的正统和权威,而有意避开父亲康熙的权威和身影无处不在的畅春园恐怕也是圆明园修筑的原因。对于雍正、乾隆父子而言,圆明园是自己的福地。于是,1726年农历新年后,雍正皇帝正式移驾圆明园,并扩建命名了“圆明园二十八景”。此后,他终年在此处理国政,为大清奠定了制度基石。最终雍正卒于是园,野史中均传说雍正是被刺身亡;但据可靠的史料记载,雍正更可能是死于丹药中毒。
1738,乾隆在服完三年之丧后,正式驻跸圆明园。这位壮志凌云的“世界之王”更是将营建圆明园作为宣扬盛世、彰显繁华的功业,倾全国之力,在圆明园东修建长春园,将圆明园扩建为四十景。乾隆之后的嘉庆、道光帝也屡有修缮,对于他们来说修建圆明园已经成为国富民安的象征,尽管事实上帝国已经是日渐没落的夕阳了。
其次,从功能上来看,圆明园是清代政治决策、制度运作和内政外交的核心区。南起大宫门、北至九州清晏殿的外朝内寝是清代政治运作的枢纽,大宫门内的朝房设有六部、军机处等纪要部门,是皇帝驻园时中央决策和发布政令之所。贤良门内的正大光明殿是皇帝听政理朝、会见臣僚使节的地方。
圆明园不仅是清代皇帝接待属国和番邦使节的地方,也是中西方政治文化碰撞和交融的地方。西方传教士如宫廷画师荷兰人郎世宁、法国神甫王致诚都曾经见证圆明园的辉煌,还参与了长春园中西洋楼区的设计和监造。可以想象, 1760年,当由西方人设计、由中国最伟大的建筑师样式雷家族修建的西洋楼完工的那一刻,东方和西方的文明在圆明园擦出了人类文明史上最绚烂的火花。
其次,从结构和形态上来看,圆明园是清代疆域法统和文化政统的象征。圆明园的景点大都具有丰富的政治和文化内涵:比如九州清晏象征大清王朝对中国的主宰,因为九州就是中国疆域、领土和文化正统的象征,拥有九州就意味着政权的法统地位。蓬岛瑶台就源自中国神话,又象征中国东方。这层层累积的政治和文化内涵构建起了大清帝国天朝上国的政治和文化隐喻,让身处东方儒家文化圈的人产生一种无所不在的敬畏,从而从内心深处臣服归心,这正是圆明园在清朝政治乃至整个东亚政治和文化史上的意义所在。
如今的圆明园,已经是一片废墟;而值得玩味的是,只有西方人设计修造的西洋式建筑依然在废墟中矗立。中国人从圆明园中感受到的伤逝要远远超过骄傲和自豪,圆明园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永恒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