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
比较文许雏形是世界文学,发展到最后阶段也是世界文学。
Robsin启示。比较文学与全球化的关系。 研究全球化时代下的比较文学也可以从马克思主义追溯源头。北京语言大学的特殊渊源。合理性。共产党宣言中的描述,原材料和产品的流通,开启了全球化的资本运作方式,经济金融运作后,精神产品也是如此,地方文学形成了世界文学。马恩的主要贡献,不仅发现了剩余价值,发现了全球化运作的规律。文化的全球化并不可怕,民族文化同样可以影响世界文化。中国对世界的贡献,社会主义对世界影响, 不是被动影响,而是主动接受。
全球化与文化的关系
当今世界存在浓缩和扩散的传播网络,是日益壮大的现代化基础。文化在移植过程中发生变化和变异,不追求文化翻译的本真性,解构主义的消解。理论是可以旅行的,与当地土壤相结合。理论翻译的失去同时意味着新的开始。理论的价值不是某个概念的移植,价值在于变异和新的内容的产生。例如在中国文化土壤中,选择经典的自主性。翻译也有可以降低经典地位。
文化全球化发展使比较文化的边界扩大。比较文学没有死亡,以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繁荣发展为例。文化的多样性,从后殖民角度讲,文化的翻译。后米巴巴(哈佛)“民族和叙事”等文化策略,文化差异和文化多样性的积极意义。
全球化时代下的比较文学的出发点是文化。
一、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翻译研究地位很久以来比较低,翻译者找不到自身身份。翻译研究没有朝着有意义的方向发展。提出比较文学的看法:比较的文学研究;作为一种学科的比较文学,跨越语言、国别、文化传统等的界限,要具备专断性和排他性。身份的二重性。文化身份定义的多义阐释。将身份的观念看成一种建构。
身份可建构型。
对经典的创构和重构也是比较文学学者的重要贡献。以莎士比亚为例,剖析经典的构成。身份愈介于两者之间愈具有生命力。亚科布森,语际翻译是翻译,语义翻译不是翻译。提倡中国文学者对外语的掌握。文化外贸的逆差,比较文学学者的失职,介绍中国文学和文化寥寥。
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
面临多方的挑战。边缘文化和大众文的挑战。有学者提出比较文学的泛文化倾向,是比较文学学科界限越发宽泛,文化吞并学科的趋势。理论具有文学性。弗洛伊德从俄狄浦斯、哈姆雷特、卡拉马佐夫兄弟文学作品受到启发,进一步影响文学。理论具有文学性也成为比较文学的研究范畴。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可以达到互补,没有必要对立,保持自身开放性和包容性学科特征,又不至于遭到众多学科围攻下解体。美国比较文学会长,体现东移的兴趣。他说,我们的结论经常是其他学科的假象的开始。涉猎广,想象丰富,超越民族主义,世界主义者姿态。一些比较文学学者打着比较文学旗号从事其他学科研究。学科本身萎缩,学者又活跃,悖论。需要开放的胸襟,非领地化的思想,体制外发挥作用。针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比较文学学者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并且成为中坚力量。文化研究的中坚力量很多也是过去从事比较文学研究学者。比较文学与文化的研究关系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和谐共荣的关系。返回本真性很难,置于跨文化语境的积极态度。提出新的任务:从新的角度从写文学史。从国别的视角换成语言的视角,如国际汉语文学研究,跨越国别的界限。全球化背景下,看到弱势文化遭到强势文化侵蚀,也看到民族文化的复兴。中国并不反对经济全球化,担心中国文化被趋同化,边缘化。文化认同和身份研究成为热门话题,全球化给文化带来不仅仅是趋同化,还有本土化,多样化。文化貌似趋同更多则是多元走向。也许模糊民族身份,更多带来挑战和机遇。在同一个平台上,推广自己的民族和文化。杰姆逊发表了言论,后现代主义新的变体,与现代性形成了新的悖论。趋同性蕴含多样性。借助求全化大背景,推广中国和东方文化。过去很多精力用在宣传外来文化,边缘和中心的双向流动,最终造成多中心。曾发表新的三足鼎立:欧洲文化学派(以法国为中心)、北美(美加)文化学派、东方(中印)文化学派。形成学科研究特色。
全球化时代比较文学理论课题
1. 全球化与比较研究
普遍意义的理论课题的应对。后现代视角阐释
2. 流散于海外华人写作研究
中国文化背景的流散作家,引起广泛关注。对于我们比较文学学者,文化学者,流散对话、
3. 文学人类学研究
受到西方人类学者影响,新的洞见填补文化人类学的空白。建构文学的文化。
4. 汉语在全世界的普及和汉语撰写的新文学史
汉语普及为比较文学提供得天独厚的影响。汉语同英语一样发生裂变,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语言,不仅是中华民族母语,同时也是世界性工作的交流语言,以极大的热情迎接汉语世界的到来。
5. 比较文学与文化的翻译转向
比较文学学科怀疑,翻译对自身的肯定。比较文学学者都涉及翻译,翻译转向的必要性
6. 走向世界文学的比较文学研究
世界文学是比较文学的雏形,98年已经将两者合并。具有超前性,符合内在逻辑。伴随全球化全方位实现,比较文学最高阶段是世界文学。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比较文学学者在国际学术界的声音越来越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