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 正文

【性别文化讲座】李玲:想象女性——男权视角下的女性形象(五)

发布日期:2009-03-20  作者:人文学院 李玲 点击量:

四、女性主义批评的基本原则

做了这么多分析之后,有的同志也许会说,你这种女性视角太可怕了。照你这麽分析,男性文学说女人好也不行,说女人坏也不行,那叫人家怎麽写作呢。

这里就涉及到女性主义批评的疆域和原则问题,也就是说,你是根据什么来批评男性创作的?是以女性一种性别的立场来反对男性立场的吗?那么你们女性的视角难道就不可能存在另一种性别偏见、另一种性别霸权吗?

女性与男性一样的,都是“神性加魔性”的人类,都有各自的生命合理性和各自的人性缺陷。这样,就不是说男性对女性的所有赞美与批判都不行,而是必须追问你是在什么立场上赞美与批判,也就是说你的赞美和批判是否以尊重女性主体性为前提。如果说,男性作家是站在理解女性生命逻辑、尊重女性主体性乃至激发女性主体性的立场上的,那么,无论赞美还是批判都是可以的,值得提倡的。如果是站在男性本位立场上,让男性自身对异性的心理需求压倒女性主体性,那么,无论是赞美女性还是否定女性,都是不行的,应该予以解构的。依恋母亲,本来是人类合理的一种心理特征。但是,它必须有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对母亲的颂歌,必须与理解母亲作为一个人的生命逻辑相结合,必须以尊重母亲作为一个人的主体性价值为前提。否则,这一种颂歌就可能变成仅仅以母性界定母亲的生命价值,从而剥夺母亲作为一个人的生命丰富性。男权文化中的母亲颂歌,就是以母性遮蔽、剥夺女性其他丰富多样的生命需求,从而使得女性沦为一个没有主体性价值的、仅仅是为满足男性恋母心理需求而存在的工具。总之,性别批评中,主体性价值是一个关键词。

其实,女性作家的性别意识并不都是正确的,而很有可能存有男性文化传统中遗留下来的奴隶的精神创伤。女作家同样也有可能成为男权文化的辩护者。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中的那种天使型的女性,本身就是否定女性主体性的。九丹的作品,还有人赞美说她表现女性的欲望。然而,在消费时代里,书写女性的欲望,可能是张扬女性主体性;也可能是泯没女性主体性,使女性欲望变成男性欲望的消费物。这后一种价值立场中有一种女奴的精明、功利,也应该被批判。

1. 参看张岩冰著《女权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1998年12月版;杨莉馨著《西方女性主义文论研究》,江苏文艺出版社,南京,2002年12月版。

2. 杨绛:《 记钱钟书与围城》,《 围城》,钱钟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91版,第341页

3. 倪文尖在《女人‘围’的城与围女人的‘城’――〈围城〉拆解一种》中对此分析说:“虽然叙述者在此加了按语‘不知道甚么鬼指使’,但有一点终算客观:即是有‘鬼’,这‘鬼’也在方鸿渐自己内心!……甚至,换个角度解读,点明‘鬼指使’又有为男性主人公进一步推脱的嫌疑,因为从意识层面降到无意识层面,一般来说总能减轻个人作为主体应负的责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二卷》,王晓明主编,东方出版中心,上海,1997年11月版,第476页。

4. 张爱玲:《倾城之恋》,《张爱玲文集?第二卷》,安徽文艺出版社,合肥,1992年7月第1版第77页。

5. 〔东汉〕班昭:《女诫》,《女诫》,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北京,1996年6月第1版,第2、3页。

6. 赵园的论文《大革命后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群》对此有精到的论述。

7. 关于这类女性的论述,可参看王德威《潘金莲、赛金花、尹雪艳――中国小说世界中“祸水”造型的演变》,见《想像中国的方法》,王德威著,三联书店,北京,1998年9月第1版。

8. 赵园:《大革命后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群》,《艰难的选择》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1986年9月第1版,第272页。

9. 《茅盾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 年第1版第347页。

10.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小说月报》1928年第19卷第2期。

11. 彭哓丰:《茅盾小说中时代女性形象的衍化及其功能分析》,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第3期第219页。

12. 李之鼎、周玉宁、李怡、冯金红、周楠的论文分别从不同侧面对该主题进行了相当有深度的论述,参看何云贵:《近年来〈伤逝〉研究综述》,《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9期。

13. 李之鼎:《〈伤逝〉:无意识性别叙事话语》,《鲁迅研究月刊》1996年第5期。

14. 帕特里克?哈南:《鲁迅小说的技巧》,《国外鲁迅研究论集》,乐黛云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81年10月第1版第324页。

15. 同上。

16. 鲁迅:《娜拉走后怎样》,《坟》,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56年9月第1版第119页。

17. 周玉宁:《性别冲突下的灵魂悲歌――〈伤逝〉解读》,《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121页。

18. 周玉宁:同上。

19. 冯金红:《忏悔的‘迷宫’――对〈伤逝〉中涓生形象的分析》,《鲁迅研究月刊》1994年第5期。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