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下午,著名文艺理论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童庆炳先生莅临比较文学所主办的“中外文化名家讲坛”,以“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价值取向”为题进行学术讲演。讲座由比较文学研究所高旭东所长主持,相关专业师生慕名参加,座无虚席。
文学创作的价值取向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批判现实、文化寻根、娱乐调侃等,多样追求无可厚非,就小说艺术范式而言,童先生提出:当代文学应在人文与历史的价值取向之间保持张力。
童先生首先谈及的是新时期以来,文学创作的三个范式。其一,是历史理性的取向。改革开放以来,《乔厂长上任记》、《沉重的翅膀》等作品就是这种范式的代表。这些作品以高度的责任感为改革铺路,但人文关怀的维度没有进入其视野,还是单一的历史维度。其二,是人文理想的范式,如王滋润的《鲁班的子孙》、张炜的《柏慧》等一批作品,在改革对人文的维度中,作者情感的天平完全倾向于人文,强调作家要“守望绿色的葡萄园”,那些妨碍了人诗意栖居的历史维度被压制。其三,历史理性与人文范式的双缺失。新现实主义的一些作品《大雪无痕》、《年底》、《分享艰难》等表现了社会转型时期,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困境,权利资本和商业资本在对抗中妥协。小说的取向是同情主人公的处境,将其看作改革力量,看似贴近现实,实际是对不合理现实的认可。三种范式中,这一范式是最无价值的。童先生的第二个问题是历史理性与人文现实之间的张力。历史理性指的是,对社会进步的肯定力量,经济的发展应有利于社会。人文关怀是肯定人的价值,人在宇宙中的中心地位。以人性人情味为核心的人文主义与文学艺术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童先生指出,文学家不能只顾经济学定义的历史发展,应更重视人的良知、尊严,并在作品中艺术地表现出来。真正的作家要面临困境,有悲天悯人的气质和情怀。因此,他呼唤第四种范式的出现:对历史与人文的双重关诉。按此标准,他分析了苏联解冻时期,拉什普金的《告别马焦拉》《活着可要记住》等作品,那种双重关切带来的荡气回肠的艺术力量。而中国当代战争文学中就缺少这种既肯定历史发展的意义,又肯定人的生存和价值的优秀作品。在此基础上,童先生回顾历史,认为作家应展现困境,在历史与人文间徘徊,保持必要的艺术张力。
高旭东教授认为童先生的讲座非常精彩,既是理论与文学实践的结合,又具有巨大的理论深度和浓烈的诗情,同时还具有理论的普遍性,强调既展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又保持对个人命运与心灵深度的深刻关照。在座师生就讲座内容与童先生进行了探讨,得到了相应解答。最后,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童庆炳教授。超星数字图书馆全程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