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下午,在主楼913教室,国际新移民笔会会长、美国《新华人报》社长兼总编陈瑞琳教授莅临“中外文化名家讲坛”,作了题为《当东方遇到西方》的精彩讲座。讲座开始之前,由高旭东教授主持,举行了将陈瑞琳女士特聘为我校比较文学研究所客座教授的聘任仪式。比较文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人文学院的高金萍教授以及相关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陈教授讲座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虽然当代作家经历了很多风雨,在文坛上也很热闹,但他们都没有超越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因为他们身上缺少中外文化深厚底蕴的洗礼.为什么当代文坛不能产生世界级的作家ς最重要的是当代作家自身文化素养的欠缺.当代的作家大多是土地的作家,他们永远在土地上生存,不知道自己要到何处去ς在精神上走向了绝境.这也就是今天讲座的话题:当东方遇到了西方,两种文化的相遇.第二,我们人类要搞清楚的是两个世界,一个是自然世界,另一个是人的世界.人的世界是一个很复杂的世界,至今我们都没有搞清楚.尤其是文化.这就是我们当今活在一个痛苦世界中的原因.我们怎样才能看清我们的文化ς面对人类历史的两个解放(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可怜的中国这两个解放都没有完成.我们”五四”的脚步太匆忙了,整个人的解放问题变成了政治问题。”五四”没有完成自身的使命.现在的中国,物欲横流,贫富差距极为悬殊。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去反思。西方文化最可贵之处就是它的原罪意识。而我们中国人恰好缺少这一点.中国人缺少忏悔和反思意识。第三,中国的改革留下了两个致命的弱点:第一个是环境的污染,第二是人心的污染,环境的污染可以拯救,但人心的污染何以拯救ς中国人缺少诚信,这是非常可怕的。中国教育体制下的学生普遍缺少创造力。第四,东方人有时候羡慕西方的民主制度,其实美国的民主也是有很大缺憾的,几乎完全为金钱所操纵。所以我认为,人类迄今还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社会制度,也没有找到合理的情感皈依,婚姻制度显然不是这个皈依的完美形式。它本身就是私有制度的产物,也不会永恒存在下去。最后,陈教授指出,东西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唯一走向。海内外作家互补的格局是我们当代文坛发展的方向。
讲座结束,高旭东教授对陈女士的讲座,进行了精彩点评。最后,陈瑞琳女士和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就同学们提出的相关问题做了详尽的解答。关于本次讲座,超星数字图书馆进行了全程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