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下午,“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系列讲座第三期在主南200举行,本期讲座题为“汉语的功能中心语及语用信息的句法化”,由我校外国语学院教授、著名生成语言学专家司富珍教授主讲。讲座活跃了大家的思维,也使大家对生成语法有了更深入和清晰的了解。
司富珍教授是从我校毕业的第一批博士生,同时也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后访问学者,师从生成语言学的鼻祖乔姆斯基。司教授的讲座以大二上学期开设的“句法学”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她首先简要介绍了生成语法框架下的的中心语理论。生成语法理论的目标之一是揭示纷繁复杂的语言表象之后的简单算法,它所指的中心语理论以区分句法中心语和语义中心语为前提,比如对词组“the fresh milk”,生成语法认为存在两种中心语——句法中心语the和语义中心语milk。这意味着限定词the决定了整个词组的句法性质。在这种理论背景下对于虚词研究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朱德熙先生曾在《说“的”》一文中归纳了“的”的三种用法,司教授通过对这三种“的”在句法层面的比较分析说明了“的”的中心语作用,证明了之前的观点。
由此引申,司教授带领大家重新审视了结构主义语法中的“词组本位”说。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句子与词组的构造原则一致,所以可以在词组的基础上描写句法;但生成语法从语言普遍性的角度出发,通过与英语的对比发现,汉语的词组要组成句,也需要一定的功能成分(即虚词)才能实现。基于以上认识,生成语法对“词组本位”说进行了修正——承认词组和句子存在一定一致性,但也明确指出句子层面和词组层面存在差异,而体现差异的就是虚词。
在中心语理论区分句法中心和语义中心的基础上,司教授将对句法的分析分为“语用-屈折层”和“论元-语义层”,这样就也将虚词系统进行了分层。最后司教授通过中英文的几个实例对这一分层理论进行了具体解释。
讲座结束后还有一些同学就汉语中的双宾句、“的”字结构等疑难向司教授提出了疑问,现场讨论的气氛很热烈。这次讲座巩固和提高了同学们对生成语言学的认识,启发和促进了大家的思考,受到在场师生的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