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第二届中国广播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广播大厦召开,我校新闻传播学系高金萍教授应邀参加会议,并宣读论文。
“第二届中国广播学术研讨会”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举办,此次会议的议题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广播发展战略”。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四川大学的30多位学者,来自中国广播学会、北京广播学会、上海广播学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广播电台的领导,以及英国著名广播研究专家、桑德兰大学的安德鲁?克瑞赛(Andrew Crisell)教授。2008年8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与中国传媒大学合作主办“第一届中国广播学术研讨会”,在学界和业界产生了良好反响。
高金萍教授的论文题目为《新世纪美国广播研究一览》,论文在对美国广播研究的总体描述的基础上,从历史维度、社会维度和内容维度三个层面深入分析了新世纪以来,美国广播研究的基本特点和主要成果。高教授认为,美国广播研究,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研究中出现的一个重要视角,不是从高高在上的研究者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剖析在广播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中,刺激听众产生兴趣的内在动因,这不仅是贯穿广播史的一条红线,也是中美广播研究中的一个重大差异。
高教授认为,在新媒介的冲击下,21世纪的广播已成为美国文化的壁纸,发挥着一种背景性的作用,甚至在移动传播领域,昔日它无可替代的地位也被掌上电脑和智能手机所侵蚀。但是,收音机作为人类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影响的一种媒介,一如记录人类历史的陶罐,广播永远承载着美国历史的发展与文化承续,它不会消亡也不会被受众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