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 正文

德国美因兹大学柯彼德教授应邀在汉研中心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15-10-28  新闻来源:汉研中心 
    10月23日,德国美因兹大学柯彼德教授应邀在中心作学术报告,报告题目为“汉语拼音、汉语教学与汉语走向世界”。报告由中心副主任王建勤教授主持,中心研究员江新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及数十名学生聆听了报告。
    柯彼德教授主要围绕“回顾国际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与汉语的国际化”、“汉语拼音、汉语教学与推广中国语言和文化的软实力”、“国际汉语教学在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汉语拼音崎岖坎坷的历程以及在国内和国际上的新责任”、“试论汉字和汉语拼音文字在国际上的作用与分工互补”、“汉语拼音正词法的一些原则问题”、“汉语拼音正词法的一些具体问题”、“在21世纪中国语言与文化‘走出去’的前途”八个问题进行谈论。
    柯彼德教授认为国际汉语教学在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有:汉语作为母语和汉语作为外语人数的比例差距;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特有的“金字塔”现象:初级阶段“汉语热”>高级阶段“汉语冷”(汉语学习的“高原病”);中国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汉语和汉字教学之间的矛盾;信息时代“提笔忘字”=“汉字遗忘症”;国际汉语教学本体研究、教师资格和教材缺乏质量;国际上和中国国内关于汉语全球化的认识;中国语言和文化“走出去”的障碍。此外,柯彼德教授指出在21世纪实现中国语言与文化“走出去”的目标应有以下共识:(1)汉语拼音是中国语言和文化“走出去”日益重要的先决条件;(2)为了沟通全球文化,为了克服语言差异、文化差异、思想差异、价值观念差异、为了加强自己的语言与文化在世界上的可接受性和吸引力,中国不得不搭起通往世界的语言桥梁;(3)中国的语言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还远远不够,尤其是欧美社会对中国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了解极少,并依然存在种种偏见和误解。中国与世界扩大交际和相互了解、推进文化对话和交流的基础是通用语言;(4)中国语言与文化“走出去”是一个长期的、逐步积累的发展过程,将来还需要各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柯彼德教授的讲座学术视野开阔,引发与会师生对汉字教学的深刻思考。柯教授对与会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IMG_6653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